【記者俞振安台北報導】經建會昨天發布二月份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由上月的三十五分減為三十四分,仍為代表景氣熱絡的黃紅燈。但是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昨天發布的三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報告顯示,三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受到總統大選餘波蕩漾影響,較二月份下降四點一八點,而為七十九點五二點,並創下自去年十月至今的新低點。
自去年十二月及今年元月份二度亮出黃紅燈後,二月份由於直接及間接金融變動率、製造業新接訂單指數、海關出口值、工業生產指數變動率等多項主要構成指標均持續好轉,呈正向貢獻,因此經季節調整後的景氣對策信號,預期可繼續保持黃紅燈。但根據台經中心的調查,三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是五個月來的新低,下滑主要受到總統大選中,候選人激烈競爭,槍擊事件,加上選後對於選舉過程公平性相關爭議討論不斷和總統府前抗爭活動等因素有關。
選舉過後,油價、雞蛋、麵包這些民生物資都漲價,讓選後的生活並不好過,這份調查也發現,有四成五的民眾覺得家庭經濟會變差,超過五成的人對未來的景氣感到悲觀。柴米油鹽都變貴了,菜市場買氣冷冷清清,婆婆媽媽都覺得生活變苦了,沙拉油、米價、麵包、衛生紙、雞蛋這些物價都在漲,再加上大選以後政局不安,消費者信心指數受到衝擊。
在這次調查的六項指標中,有四項呈現下滑,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指數為六十六點一點,比上個月大幅下滑了二十三點四點,有超過一半的民眾認為未來半年不是購買股票的好時機。
另外,「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以及「未來半年國內就業機會」等三項指標的信心反應,也都呈現下滑,尤其消費者對「未來半年國內就業機會」的信心上,仍是六項指標中最低的。
為什麼會這麼悲觀?中央大學經研中心教授朱雲鵬分析,主要是選後的情緒反應確實影響了結果,未來半年如果政局不穩定,物價持續調漲,消費者信心指數恐怕會大跌,更直接的衝擊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