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 宗教和平

心律 |2004.03.27
243觀看次
字級

馬丁路德於一四八三年出生在德國中部薩克森的艾斯雷本,他於一五一二年考取神學博士後,在威登堡大學擔任主講聖經的教授。他不相信基督徒有成聖的可能,但「因信稱義」,便在基督裡獲得真正的自由,即免於恐懼犯錯的自由。「因信稱義」是路德在信仰上的重大突破,日後它也成了新教的關鍵教義。
馬丁路德身處歐洲中世紀後期,由於歐洲在西元一三四六到一三五二年流行的黑死病廣泛漫延,使得當時的歐洲減少約三分之一人口,那時的基督教徒十分虔誠、迷信,人們相信那是上帝的懲罰,教徒對死亡、煉獄、地獄有著龐大的恐懼,在彌漫魔鬼、妖巫的迷信氛圍裡,人人深陷於惶惑不安的泥淖中。教會人士在當時推出贖罪券的出售,宣揚人民買贖罪券即可洗罪業,由於教徒深信不疑,不但有人買,而且還大排長龍地搶購。
馬丁路德知道有贖罪券出售,內心非常不安,他無法接受贖罪券的觀念。於是馬丁路德列出《九十五條論綱》,其中可發現馬丁路德並不同意贖罪券的贖罪功能。
馬丁路德不反對教徒們透過贖罪券捐獻金錢以贊助教會的行為,但馬丁路德對贖罪券所產生的贖罪功能,作最根本的懷疑與批判,反對教會用江湖騙術來推銷贖罪券。由於馬丁路德倡導宗教改革運動,不僅促使新教路德宗及喀爾文教派的崛起,同時也促成資本主義復興及文藝復興,對於西方社會的政經文化影響極鉅,可說是西方國家宗教改革運動的領袖。
當前國家社會政經發達,工商進步,宗教的發展也呈現多元化的面向;通過宗教的影響來促進世界和平乃極為必要。世界各國的宗教領袖如能以其對信仰精神的深刻體驗及特有的宗教睿智和人格,協助各國人民消弭衝突、掃除暴力、維繫和平,必能為國家社會帶來安定繁榮的景象。(心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