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洛杉磯電】蓋蒂中心座落於危崖頂上,俯覽浩蕩的太平洋,活生生是公元前一世紀羅馬海濱別墅的翻版,被譽為洛杉磯最新藝術地標的蓋蒂中心。
創辦人保羅蓋蒂在二次大戰期間是全球公認的億萬富豪,當初他在三十二億遺產中,慨撥二十二億元充為蓋蒂美術館的建館基金,不僅使該館成為全球資金最充裕的收藏與研究機構,也使其在考古文化和比較文明的探討研究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這使蓋蒂先生辭世數十年來,在時空衝擊下仍永為後人緬懷不已。
蓋蒂基金會在一九八三年在西洛杉磯買下一百十英畝的山坡地,開始甄選藝術研究中心的設計建築師。整個甄選過程花了一年的時間,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六日,美國建築師邁爾成為蓋蒂中心的設計者。基金會任命邁爾的同時,又新聘南加州建築師蓋里、墨西哥建築師李格雷塔、藝術贊助家米勒、圖案設計師貝少羅,連同原是甄選委員的霍愛妲與雷熙,組成六人建築諮詢委員會,共同與邁爾研商整個中心詳盡的建築計畫。
十八世紀龐貝古城出土,給遍遊大江南北的蓋蒂先生提供一個心目中最佳的建築藍圖。不同於一般的博物館,Getty Museum是全美唯一的一處完全以豐厚的古希臘、古羅馬的收藏為專題,並將其藝術品展現回歸至原有的年代裡。在Getty別墅裡,於大理石、柱廊與露天天井之間,展現著既往時代古文明的深遂與昌盛。
蓋蒂中心設計案一九九○年十月九日正式公開,除了美術館,基金會各相關部門都有專屬共用的建築物,所以合計有七組主要建築群。從地下停車場搭電梯到電車站,大約五分鐘左右車程,就可以目睹位在山丘上的「小城」(蓋蒂中心主體)。
在美國,尤其是洛杉磯,停車場是興建工程第一個施工的建築物。停車總是優先被解決的事,這點和台灣不同。此外,為免過於龐大的建築量體破壞景觀,蓋蒂中心地下化達六層之多。蓋蒂中心予人的第一印象是直徑七十五英呎,挑高三層的門廳,在門廳可以看到被館舍包圍的庭園,庭園的觀念源自馬里布的蓋蒂博物館。由於新博物館規模巨大,邁爾有心藉著串連不同時代的展覽室之際,讓參觀者不時地接觸自然,發揮基地本身的特色,讓參觀者有機會飽覽洛杉磯的天際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