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化災戰士 全年守護台灣 |2018.07.17 語音朗讀 24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排水溝飄出怪味,可看到工研院緊急應變諮詢中心人員採集氣體、液體檢驗的身影。圖/資料照片 緊急應變諮詢中心的工程師二十四小時值班,緊急救援服務遍及全台。圖/郭政芬 台灣結合時下最新的VR技術,讓訓練人員透過虛擬實境操作。 記者郭政芬/攝影 【本報綜合報導】工研院有支「緊急應變諮詢中心」(ERIC)先鋒部隊,當有毒化物災害發生時,諮詢中心第一時間坐鎮,嚴重時得趕往現場,工程師二十四小時輪班待命,與時間賽跑,背負不為人知的壓力,默默守護著台灣。 工研院一九九六年創建台灣第一個緊急應變諮詢中心,緊急救援服務遍及全台,近年重大事件包括二○一四年高雄八一氣爆、今年四月桃園印刷電路板工廠大火等,都有他們參與救援的足跡。 八一氣爆 有他們救援足跡 工研院化災應變研究室經理何大成比喻,團隊就像「急診室醫師」,第一時間面對複雜的化學災害,協助解決困難,當判斷現場規模擴大,團隊就要出動設備,往災害區衝。 團隊來自化工、環安、衛生等背景,熟悉各項化學品;近年來隨著科技與化工發展,面對的挑戰更趨複雜。 資深工程師張榮興指出,他過去看席維斯史特龍主演的《十萬火急》,電影中一輛裝滿化學物品的卡車爆炸,造成隧道坍塌,當時台灣正好發生槽車翻覆事件,化學品須緊急處理,他心想「若能預先知道化學物品,或許能立刻協助處理」,想要幫助人的心境,讓他決定加入團隊。 張榮興說,諮詢中心的任務要與時間賽跑,每當接獲通報,會快速了解事故現場的危害物質,提供應變處理建議,讓第一線的消防員、廠商能應變與判斷。平時諮詢中心也協助各地訓練,讓災害降到最低。 瞞著老母 哪裡危險往哪去 何大成說,團隊負責全台灣的工安、化學災害、爆炸、火災或發現不明化學物等緊急事件的諮詢與支援工作,重大事故都得待命,有次他家中老母看到電視,提醒他「不要去危險地方」,他點點頭、告訴妻子「我剛(從那邊)回來」。雖然團隊得往危險的地方去,但這份使命感,讓他們堅持下去。 工研院昨天與日本海上災害防止中心(MDPC)簽署「毒化災應變締約合作備忘錄」,交流雙方各自在陸上及海上的防災專長。MDPC自一九七六年成立以來,針對海上重大災害及汙染事件進行應變諮詢等業務,解決超過一百八十件,經驗豐富,但從二○一四年才開始從事陸地災害應變業務,希望藉由簽署合作,學習台灣經驗,強化雙方對於毒化災的應變能力。 昨天在簽署備忘錄現場,展示由工研院與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歷時近兩年打造的兩台應變車輛,這兩台車內都有裝備,除了能實兵演練測試,當有狀況發生,能即刻出發;現場另展示結合VR技術,訓練人員透過虛擬實境操作業務。 前一篇文章 保護蜥蜴 900億石油投資掰掰? 下一篇文章 蝴蝶遷徙 可飛越撒哈拉沙漠 熱門新聞 01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2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5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6【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7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8【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42025.05.0910【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底蝗蟲肆虐 東沙珊瑚礁恐消失水管串起善心 翻轉尼泊爾山村中美關稅休戰90天 互降115%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