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龍寺董事長林亮光表示,林玉山的五堵溼壁畫以雲龍、駿馬、猴、鹿及鶴為主題,帶有吉祥、福祿、圓滿等意涵。圖/文化局提供
【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嘉義慈龍寺長年來保存藝術大師林玉山繪製的五堵「溼壁畫」作品,但歷經七十年的香火煙薰、蟲蟻蛀蝕等情況,部分壁畫漸漸褪色。為保存宗教文化資產,慈龍寺結合文化部文資局及文化局等單位,十日宣布啟動國寶級壁畫修復計畫,預計明年八月完工,重現世人眼前。
擔任修復計畫主持人的台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系老師邵慶旺解釋「溼壁畫」,就是指在牆壁還沒乾的時候,直接把顏料塗在牆壁上作畫。他表示,不同於一般壁畫,溼壁畫因歷經化學作用,所以有助於拉長保存期限,像是知名的敦煌壁畫就是採取溼壁畫來進行創作。
以膠彩與水墨作品著稱的藝術家林玉山,其作品〈蓮池〉被視為是國寶級畫作。尤其,他幫慈龍寺廟繪製的「溼壁畫」,是生平於寺廟內的唯一壁畫作品,別具保存意義。
慈龍寺董事長林亮光表示,林玉山的五堵溼壁畫以雲龍、駿馬、猴、鹿及鶴為主題,帶有吉祥、福祿、圓滿等意涵。隨著年代更迭,這些珍貴畫作也因白蟻蛀蝕等受到破損。這次展開「慈龍寺林玉山溼壁畫」研究及修復計畫,希望能恢復壁畫原有面貌,將珍貴宗教資產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