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亂吃 學童體重M型化 |2018.07.08 語音朗讀 21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由於三餐亂吃、缺乏營養均衡的飲食,學童肥胖與過瘦的問題兩極化;有人得運動瘦身,有人連背書包都顯得吃力。圖/資料照片 由於三餐亂吃、缺乏營養均衡的飲食,學童肥胖與過瘦的問題兩極化;有人得運動瘦身,有人連背書包都顯得吃力。圖/資料照片 由於三餐亂吃、缺乏營養均衡的飲食,學童肥胖與過瘦的問題兩極化;有人得運動瘦身,有人連背書包都顯得吃力。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含糖飲料、垃圾食物讓學童體重逐漸增加,一眼望去,校園裡不難發現小胖弟、小胖妹的蹤跡;但是,根據教育部統計處公布的「學生體位趨勢」,無論是國中或國小學童,過輕的比率皆逐年攀升,反而是過重、肥胖的增加比率有趨緩現象,學者與醫師指出,肥胖與過瘦的根本原因都是「三餐亂吃」惹的禍。 教育部國教署公布最新的國小、國中學童體位趨勢,國小學童體重過輕比率,從二○一一年的百分之七點一上升到二○一六年的百分之七點九、國中學童體重過輕比率,則由百分之六點一上升至百分之六點七;反觀國小肥胖的孩子,從二○一一的百分之十五點二,至二○一六年已經降至百分之十四點九,國中的肥胖童也同樣變少。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謝榮鴻說,學童體位逐漸呈現「M型化」發展,國內學童體位仍以過重、肥胖的問題為主,但觀察發現,體重過輕孩子也在增加中。而學童體重過重與過輕,還出現城鄉差距的問題,過重多發生在偏鄉,過輕則以都市居多。 謝榮鴻表示,台灣肥胖或過重的孩子,有個通病是「老外」──三餐外食,且由孩子自行選擇飲食內容,苗栗縣體位最重的蓬萊國小就是典型的例子,蓬萊國小地處偏遠,家長多要到外地工作,孩子成了銅板兒童,三餐都由自己決定。 蓬萊國小主任龔俊宇表示,校內的孩子最常搭配的餐點就是「泡麵加麥香紅茶」,便宜又能填飽肚子,且當地幾乎買不到水果,水果攝取幾乎為零,加上有些孩子家裡是開雜貨店或做觀光生意,甜食隨手可得。蓬萊國小三年級潘姓學童說,一個禮拜最高紀錄是喝五杯含糖飲料。 謝榮鴻表示,過瘦的孩子也是因「亂吃」引起體位危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楊晨說,曾有一名小一學童,體重只有十五公斤,攤開他的每日三餐飲食,一天吃不到一千五百大卡,且飲食營養素皆集中在「澱粉」,其他的蛋白質、乳製品、蔬菜量統統不夠。 「台灣人看似很懂得吃,但卻都吃得亂七八糟」,楊晨表示,很常看見家長帶孩子到麵攤,點了一碗麵、摃丸湯、一盤燙青菜就解決一餐,實際上每日所需的營養素幾乎都沒有攝取到,這反而是台灣家庭面臨到的最大問題。 實際上,依照國健署建議,每人每天至少要攝取三份蔬菜、兩份水果,單單只有一碗麵配燙青菜,對孩子而言是不夠的。其餘過瘦的原因還有「偏食」或是「疾病」引起。 楊晨表示,若是小孩的成長曲線小於三個百分位,或是突然下降兩個生長曲線,就得盡速就醫,釐清是否因為疾病引起,若是飲食造成,透過營養的調整,都可以恢復正常,若是沒有及時發現,恐怕會影響孩子的生長,也可能出現發展遲緩等問題。 前一篇文章 半身癱瘓上課 每天騎電動輪椅通勤 下一篇文章 塑膠籃變鐵金剛 這公園充滿童趣 熱門新聞 01【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2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3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4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5《365日》193萬本 全球弘揚中華文化2025.08.0706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2025.08.08075.1萬人佛學會考 凝聚信仰力量2025.08.0608黑雨襲香港11小時 雨量破141年紀錄2025.08.0609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2025.08.0710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 台北道場最終站2025.08.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輝達、超微晶片銷陸 美將抽成15%分身玩偶 身障兒重拾自信世運中華首金 女子拔河6連霸花草拼貼藝術 花兔來許願國安危機 台灣人口連19個月負成長行醫30萬公里 村醫守護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