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時刻】雅舍的古典浪漫

文/顏藹珠 |2018.07.04
1195觀看次
字級

文/顏藹珠

退休前,曾在師大開一門通識課「世界名人智慧語」,其中有一周介紹文學大師梁實秋先生。第一堂由外子協同教學,介紹其精妙智慧語,第二堂由我帶領學生至學校圖書館參觀「梁實秋珍藏室」。雖然二樓空間不大,但已可看到梁先生手稿、書信、重要著作、照片等,琳瑯滿目。學生一邊欣賞,一邊驚歎連連。與文友信件如胡適、余光中先生等,情真意切。學生大都表示,參觀後更激發詳讀梁先生作品的熱情。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底,師大開始整修梁先生故居,一○一年正式以「雅舍」對外開放,將所有上述珍藏移至故居,更彰顯對梁先生的推崇與敬重。

梁實秋故居位於雲和街十一號,為一獨棟木造日式建築,黑瓦斜頂,典雅古樸。後院花草扶疏,前院有一棵名聞遐邇的麵包樹,高大茂密,也是梁家往昔招待親友聚會場所。故居內有影音導覽,目前結合文創,不定期舉辦各種藝文音樂活動,儼然散布文學藝術的芬芳。

雖然我在退休後未能帶領學生參觀故居,但常喜歡路經車水馬龍的師大路,順道拐進幽靜的雲和街,來此一遊。故居門外欄杆可欣賞梁先生名言佳句,讓人發思古之幽情,我尤愛此句:「生活環境再好,終歸不是自己的國家,異鄉作客的滋味不好受。我想念颱風威脅、濕熱難當、吵雜紛亂的台北!」

這句話總讓我感動莫名,應也貼切道出許多人的心聲。台北人常恓恓惶惶,眼光喜歡往外看,可曾想過自己家鄉的可貴與溫馨?梁先生腳踏中西文化,堪稱古典頭腦、浪漫心腸。雖外文系出身,卻不崇洋媚外,且八十幾歲仍孜孜矻矻,筆耕不輟。

每當生活疲乏、社會充斥「文學已死」的低沉,我喜歡來此靜坐或徘徊沉思。其實文科學生不必懷憂喪志,文人亦有其傲人之處。忙亂顛倒的時代,拜讀梁先生著作,沉澱迷茫不安的心情,有大師同行,望風懷想,勇氣倍增,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宿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