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石濤曾寫道:「台南府城的古老巷子也許愈來愈少。所有舊時代美好的事物已大半蕩然無存。但是每當我踏入一條巷子,我就勾起許多回憶來……」圖/侯書靜
文/侯書靜
葉石濤曾寫道:「台南府城的古老巷子也許愈來愈少。所有舊時代美好的事物已大半蕩然無存。但是每當我踏入一條巷子,我就勾起許多回憶來……」
對他而言,小巷弄是記憶的韁繩,牽引快樂與悲傷的回憶;對我來說,卻是冒險的版圖,預告未知的旅程。我的手中有好幾份尋寶圖,假日早晨,我喜歡騎單車鑽進巷弄裡,像個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到處探險。
最近我特別喜歡新美街,跟它平行的巷子是赤崁街,旁邊是成功國小,是我小學就讀的學校,卻未曾踏進附近的巷弄裡過。新美街上的數個巷子口,都貼著光閃閃的箭頭,於是我好奇的跟隨箭頭進去,剛開始總是覺得沒路,又撤退出來──因為那裡面不是普通的住家,就是看起來殘破雜亂的無尾巷。我在新美街和赤崁街不停穿梭,甚至放下單車,才發現看似沒路的盡頭,其實仍有極為狹窄的巷子相通,有的是階梯相連,有的要九十度大轉彎,有的得經過磚牆的門,每一條都別有洞天。
一個人的探險,會讓所有的感官都覺醒。窄小的巷弄裝著頹圮的廢墟,彷彿有鬼魅出沒;鏽蝕的鐵門上刻著不完整的字句;耳邊傳來一陣怪聲,似蟬鳴,又不似。胡思了半晌,這一方世界才真正展開——綠意穿出縫隙,蓬勃生長;光影浮動,畫意詩情。我想像,這裡曾經住著什麼人,每日的生活是什麼情景,又為什麼離開。
如今台南有許多古蹟與老屋受到重視,重新翻修後成為熱門景點,比起這些煥然一新的建築,我更喜歡新美街裡僻靜的破墟,這裡有個藏寶箱,任何人都能找尋屬於自己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