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畫畫的時候〉
每當我畫畫的時候
我遨遊在我的世界
一個充滿幻想、希望、熱情、以及無限
想像力的世界
我用筆來彩繪我的世界
我沉醉於其中
並有一股力量
支持我完成這幅作品的決心
而當我完成了它
卻又燃起了另一股鬥志
驅使我繼續下去
而我也會不斷的作畫
畫出我內心的世界
〈我的歡喜 我的愁〉
你問我的歡喜有多少
我的歡喜有好多 好多
家人團聚的時候我歡喜
朋友同玩耍我也歡喜
慶祝我的生日更歡喜
大家歡喜最歡喜──
你問我的愁有多少
我的愁好少好少
雖然生命的時候我愁
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我愁
但我總要讓我的歡喜
比我的愁多很多──
──俊瑋的詩作
「每個生命對世界都一定有貢獻,不能輕易放棄。」快中午十二點了,邱俊瑋的媽媽正替他準備午飯,要細心的把食物打碎,然後一口一口的餵食酘酘這個例行的家務,從兒子六歲發病,就一直持續下來,沒有變。
她保持著規律與平和,雖然明知道俊瑋已長到十八歲,「來日無多」,但她平靜的接受,把最後的命運交給信仰來決定。
解決問題最重要
原定要採訪的是「蚯蚓勇士」邱俊瑋本人,但媽媽說,他表達意思已很難完整,所以不能講太多話。「對不起呀!就由我來代言吧!」當年孩子的爸爸因壓力巨大而選擇離開,讓她想清楚了:「沒有逃的,就算好爸爸。」語氣裡,並沒有太多怨尤,坦然接受單親媽媽的既成事實,這場裘馨型肌肉萎縮症,改變的不僅是一家人的命運,還有個性。以前朋友都叫邱媽媽陳翠華「林黛玉」,連看卡通都可以掉一缸子眼淚,更何況煽情的連續劇?
「兒子走路的姿勢像小鴨子,跑步也跟不上其他小朋友,爬樓梯有困難,必須兩腳站在同一階梯上後才能進行下一步,常踮著腳走路,而且脊椎向前彎曲。」因為行動越來越不容易,經常跌倒,跌倒之後需要費力的撐著地板或拉住東西才能再站起來。
這一切,讓媽媽流了幾十公升的眼淚。
但,十幾年過去,這位原本軟弱的媽媽被兒子激勵,把哀傷化成了喜悅,遇到艱難就禱告:「俊瑋一定很不舒服,但他善良、樂觀,從不抱怨。」聽到媽媽的讚美,俊瑋因為說話很吃力而只能點點頭,他奉行「我的能力能做到那裡,就想辦法去做,能解決問題最重要。」
這一點,讓媽媽學到了好多人生功課。
其實,打一出生開始,邱俊瑋身體的肌肉群即逐漸失去能力,脊椎變形、心肺功能衰退,直到九歲才坐輪椅,各種生理器官逐一惡化。到現在,呼吸已進入慢性衰竭的狀態,吞嚥的能力也受到萎縮的影響,進食能力變差,每天晚上帶著呼吸器睡覺。「儘管如此,俊瑋依然充分運用以分計時的每一分每一秒,上教堂、溫習功課、努力畫畫,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來用。」媽媽望向輪椅上的兒子,愛憐的說。
與時間賽跑
與時間賽跑,就算身體一天天萎縮,但內心世界絕不能跟著枯萎:「像日劇『一公升的眼淚』一樣,俊瑋常常整個人咚地一聲倒下,一跌就像腦震盪般的嚴重,擦傷、腫痛根本是小兒科,」雖然無法控制自己的肌肉,但他不斷試著穩住畫筆,用畫畫表達想法,以繪畫與世界對話,目前已經出版了兩本畫冊。
其實,六歲發病以前的俊瑋反而是個很不好帶的小孩,比現在還傷神,不乖乖照日常作息穿衣、吃飯,到處趴趴走,真沒想到,這樣一個好動的孩子,肌肉萎縮後,形體變了,個性更變了。剛變成單親媽媽的那段時間,一家子坐困愁城,得靠標會來治病,憑著不向命運妥協的韌性,邱媽媽走進金融業操作共同基金,「這工作主要是時間自由,我可以挪出最多時間和兒子相處。」
五年前得到總統教育獎,獎品是一台電腦,邱俊瑋形容「終於有電腦來當腳了」,因為發病後,只能靠蠕動方式前進、移動,他給自己取的外號是「蚯蚓」。靠電腦,母子合作無間的創作環保繪本,再集成畫冊義賣,幫助更多的人,邱俊瑋認為,電腦畫圖實在有點硬,不像他小時候拿起蠟筆,畫得那麼生動傳神,技術很難突破,這是他小小的遺憾。
限制不了尋夢的心
邱俊瑋說,其實自己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無論如何都要讓自己開心。現在每晚帶著呼吸器入睡,把每一天當最後一天,即使生活被「綁」在輪椅上,但他覺得:「萎縮的肌肉只能限制我的身體,限制不了我尋夢的心!」他說,要像蚯蚓一樣匍匐前進,永不止息。
雖然無藥可醫,生活全被框在輪椅上,勇敢面對一天不如一天的身體,經常以畫畫來表達心思意念,以繪畫創作和世界對話,他逢人就說:「萎縮的肌肉,只能限制我的身體,卻限制不了我尋夢的心。」
他一幅一幅令人激賞的生命畫作,透過自己架設的「蚯蚓網站」(http://www.anearthworm.com),把愛傳播到世界每個角落,其中陸續把心愛的畫作、畫冊義賣所得捐助國內外弱勢團體。俊瑋說,常常有人問他怎麼總是那麼快樂?「一想到事情總是會解決,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讓自己開心一點。」他說,自己很幸運,有電腦當他的腳,讓他可以隨時探索新事物,成為一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