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誰是這一生中,影響妳最大的人?
A:我的生命中有很多人給與我鼓勵、叮嚀、或指導,影響我對生活或生命的態度。這裡我提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個老師--我的高中體育老師吳老師與國小導師高老師。
記得在高中的體育課,就因為體育老師的要求,我不再只有「觀看」的份。老師要求我盡力去嘗試著例如桌球、羽球、籃球……等活動。當初老師可能會因為不清楚我的狀況而要求我做一些身體沒辦法負荷的活動量,因為我外表看起來似乎很正常,但經過多次溝通,老師瞭解我的身體狀況後,便將一些運動項目調整成我能做得到的動作,讓我和同學一起上體育課。
雖然每次的體育課都讓我非常疲憊,但也因為如此,我才知道有些運動其實是我可以嘗試的,原來我也可以打桌球,我也可以拍拍籃球,只是運動進行的方式有些改變而已。因為老師一直告訴我,「沒有試過就不要說自己做不到」,這句話實在讓我印象深刻,也成為我日後遇到困難及挑戰時激勵自己的話語。
學校的老師在我的生命中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在小學時高老師適時點醒了我,她讓我懂得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不要害怕開口請別人幫忙,因為唯有開口請求,旁人才知道你的需求進而協助幫助你。老師還告訴我,其實這個社會處處有溫暖,換做是我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她相信我也一定會很樂意提供協助的。因此不要害怕開口請求幫助,這社會仍然充滿愛心。
Q:誰是妳一生最佩服的人?
A:我最佩服日本《五體不滿足》的作者乙武洋匡先生。
當初是在電視新聞報導中知道了乙武洋匡先生,後來又去買了他的書,從書中我深深的佩服他對生命的態度,那份勇氣與堅毅的心令我感動。另外,我大二時因為做學校報告,所以能夠接觸到生命鬥士藍約翰先生,他對生命的熱愛,深深感動著我。
即使身患多重障礙,病痛纏身,一直以來的心願卻是能夠走遍台灣每一個角落,用音樂傳達他對生命的堅持與熱愛。這些故事讓我深刻了解,即使生理有缺陷,心理卻可以是健康的。我期待自己也可以成為擁有身心健康的人。
Q:可以描述生病的心情嗎?
A:我患的是遺傳性疾病--脊髓性肌膚萎縮症,從小到大一路走來,我都在學習著接受自己,接受會慢慢變差的身體狀況。之前我常常杞人憂天,擔心之後自己的身體狀況不知會退步到什麼程度,但未來真的是沒法預期的,煩惱也不能解決問題,我想「努力、認真的過好每一天」應該是我現在應有的生活態度吧,因為我無法預期未來的情況是好或是壞,我只能把握當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至於未來的事,就只有盡人事聽天命,現在煩惱也沒有用。
所以父母常常告訴我:人最重要的是要「活在當下」。沒錯,很多人都活在過去或是一昧的憧憬著未來,我想,把握今天的每一刻才讓生命彌足珍貴。
Q:與人互動,妳認為如何調適?
A:求學過程我都是念普通班,與一般學生一同上課、學習。雖然整個求學的過程有些辛苦,但因為有師長及同學的支持與協助,讓我的學校生活過得很精采。從小到大,同學在我的求學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因為他們,我才能快樂的過學生生活,在我還未坐輪椅前不論我行動有多慢,他們總是耐心的陪在我身旁,適時的提供協助。
高中後,我的行動狀況需要輪椅的輔助,同學也是推著我給予我協助,家人與朋友都是我生命中很重要很重要的人,我不知道該如何描述我與人的互動,我想是用「心」對待別人吧,真誠與關懷是與人互動的最重要態度吧。
Q:未來的計畫已安排好了嗎?
A:我期望自己未來有能力時,能夠盡我自己的力量,回饋這個社會,因為有太多人給予我很多關懷與鼓勵,督促著我要更努力。這是我的一個目標,現在還在努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