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獼猴、山羌、龜殼花等八種野生動物降為一般類。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農委會林務局昨天召開「野生動物諮詢委員會」。會中確認,共有八種野生動物從保育類調整為一般類,包含台灣獼猴、山羌、白鼻心等,另有十七種動物台灣朱雀、黑頭文鳥等從一般類調整為保育類。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降為一般類還是要受到動物保護法以及保護區、國有林區等的規範,不代表可以隨意獵捕、宰殺。
農委會林務局日前召開「野生動物評估分類作業要點專家會議」,專家共識認為,台灣獼猴等保育類動物族群數量穩定增加,建議可從保育類除名,降為一般類。
林華慶表示,將台灣獼猴等動物從保育類降為一般類,並不是因為近來大家關注的農損,而是依據去年不同的專家針對各類群所討論出的狀況。
林華慶強調,調降為一般類動物,不代表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而是仍然要受到動物保護法的規範。以棲地保護來說,保育類動物以及一般類動物同受野生動物保護區及國有林的有效保護,在這個範圍中,不能隨意獵殺動物,而這面積約占台灣百分之四十五。此外,有關獵捕部分,動保法跟野保法也都規定不能隨意獵捕,騷擾、虐待部分規定相同。在任意獵捕罰則部分,獵捕保育類動物可處六個月至五年有期徒刑,併科二十萬至一百萬元罰金,一般類則是處六萬至三十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