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話故鄉】遠野常堅寺與河童淵

文/秦就 |2018.06.24
2430觀看次
字級
常堅寺本堂。圖/法鼓文化提供
河童狛犬的頭頂沒水,卻反而積了不少錢幣。圖/法鼓文化提供
河童淵的河童像,遊客還獻上河童最喜歡的小黃瓜。圖/法鼓文化提供
圖/法鼓文化提供

文/秦就

 日本本州東北岩手縣是日本面積僅次於北海道的行政區,在這偌大的地域中穿梭,除了世界文化遺產平泉諸寺之外,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日本人的民族性,遠野是個不錯的選擇。

 坐計程車前往遠野常堅寺途中,聽司機說附近山裡到現在還經常有熊出沒。不禁想到,也許松尾芭蕉在寫《奧之細道》時,為何遠眺這裡而未親身深入。因為封閉,這裡保存了豐富的日本民話(民間傳說)與信仰,待柳田國男的《遠野物語》一出,遠野便成為人人皆知的民話故鄉,其中遠野的常堅寺甚至還傳說有妖怪出沒,到底是何妖怪?真相為何?讓人想一探究竟。

 常堅寺有一堂宇稱「十王堂」,供奉地藏化身的閻魔十佛,堂前一對特殊的狛犬,在日本名聞遐邇。

 狛犬是想像出來介於獅子及狗的生物,多置於神社、寺院入口兩側或本堂正面,多左右面對而置;也有少數是背向所守的寺社,正對參拜者。

 日本狛犬除了有類似獅子和狗的造形外,寺社也會因為地方與傳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神獸,這些特殊狛犬多是神社所祀神祇的使者,如辨財天的蛇、大黑天的鼠、稻荷神的狐、春日神社的鹿等,而常堅寺的河童狛,在全日本更是只此一處,絕無分號。

 為何會有河童狛犬?這和這一帶曾有河童出沒的傳說有關。而將遠野的河童傳說公諸於世的則是柳田國男在
一九一○年所發表的《遠野物語》該書除了河童,還提及天狗、座敷童子、山男、神隱等傳說。

 柳田認為妖怪故事的傳承和民眾的心理及信仰有密切關係,所以研究妖怪是理解日本歷史和民族性格的方法
之一。《遠野物語》完成後果然成為日本民俗學的重要經典,也昭告了日本民俗學黎明期的來臨,民俗學在柳
田的努力下,在二次大戰後變成大學的研究科目,柳田本人更被尊稱為日本民俗學之父。

 柳田的《遠野物語》在日本引起相當大的回響,書中提及的妖怪,如今甚至在日本以外,都相傳甚廣,其中提過多次的河童,如今和鬼、天狗並列為日本最著名的怪物。

 在許多動畫、漫畫中都可看到河童的身影,他們的外表像小孩,全身為綠色或紅色。頭頂圓形平滑無毛像碟子,通常有水滋潤,這淺碟子如果乾了或破了,河童就會失去氣力,甚至死去。嘴巴有短喙,背後有像烏龜般的龜殼,手足有蹼,卻沒有拇指。河童喜歡吃小黃瓜,因為這個傳說,日本還把捲著黃瓜的壽司暱稱為河童卷。


河童淵等待河童出沒

 《遠野物語》有多則河童故事,其中一則和常堅寺有關。故事中寫道,某天,馬到水邊戲水,河童出現,想把馬牽入河裡。但馬因為力氣較大,河童反被拉入馬廄。那隻狼狽的河童雖然躲入水桶,但仍被這家人發現,河童答應今後不再對村裡的馬惡作劇,才得以回到河裡。

 這故事還有後話,常堅寺旁的立牌說對馬惡作劇的河童,為了道歉,乃變為母子的守護神。而且在常堅寺火災時,河童還曾用圓碟頭頂裡的水幫常堅寺滅火,也因此寺中才會立有日本獨一無二的河童狛犬紀念。有趣的是,到此寺參訪時,河童狛犬的頭頂倒是沒水,卻積了不少錢幣,應是信眾對河童鎮護伽藍所表達的感謝之意。
 常堅寺後方約五十公尺左右的小溪名為「蓮池川」,小溪的水深之處,是河童可以潛水的深度,此處正是《遠野物語》中提到的河童淵,傳說從前常有河童出沒,現今則可說是遠野最重要的觀光景點,筆者到這裡參訪時,還看見幾個小朋友用竹竿綁著小黃瓜,像釣魚般,想引誘河童出現。

 河童淵的水邊建有一小祠,祀河童神,傳說奶水不足的母親,可以向其祈求,祠中有女性奉獻的仿乳房外形的紅色布製填充物,正是這些人所獻。

 遠野是個謎一樣的地方,處處有河童的痕跡,造景池裡有許多河童像,派出所外觀是河童,施工的工人所戴的工程帽,邊緣畫了一圈綠色山形的圖案,戴上後就便成「河童工事隊」,可免費出借的傘,絕不會忘了在哪裡借的,因為傘上同樣畫了一圈綠色三角形,而成為河童傘,當然車站的紀念印章也是河童圖案,紀念品「河童鼻屎」原來是花生巧克力球。

 就像吳念真的電影使九份復活,柳田國男使遠野成為日本民間傳說的故鄉,而最迷人的河童傳說則非到常堅寺一探不可。
(摘自《禪味細道——日本東北、北陸祕境佛寺之旅《,法鼓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秦就
京都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曾獲中央日報報導文學獎、長榮寰宇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後由公視改編為電視劇)、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著有《禪味京都》、《禪味奈良》、《禪味關東》,以及小說、傳記、劇本、譯作等。現任教高雄樹人醫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