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跑運動近年蔚為流行,無形中卻創造出免洗杯等塑膠垃圾。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路跑蔚為流行,也製造出許多塑膠垃圾。綠色和平基金會估計,去年全台路跑快八百場,使用的免洗杯就可堆疊出三百九十四座一○一大樓。台北市環保局昨說,年底台北馬拉松將示範「減塑路跑」,鼓勵跑者自帶水杯、選擇是否領取跑衣,未來也考慮要求所有路跑活動須比照辦理。不少縣市聞訊昨表態願跟進。
綠色和平表示,去年台灣舉辦七百八十四場路跑,以每場比賽四千至五千名參賽者計算,至少使用四百萬個免洗杯,發放三百萬件紀念衫,且紀念衫通常由合成纖維製成,洗滌後產生的微塑膠纖維可能破壞海洋生態。
綠色和平昨也公布民調,訪問逾千名參加過路跑的民眾,發現民眾最關注的前三名廢棄物依序是免洗杯、寶特瓶、補給品包裝,逾六成認為應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逾七成願自備水杯,二成五支持主辦單位準備可重複使用的水杯。
另外,路跑比賽幾乎都會送紀念衫,但調查顯示,逾五成民眾將紀念衫堆在家裡留作紀念,近四成五極少穿或穿不到;五成七支持主辦單位以「選配」方式,讓消費者自行決定是否領取跑衣,並彈性調整報名費;逾九成認為,賽事若納入永續環保理念,會增加報名意願。
台北市環保局副局長蔡玲儀表示,台北馬拉松每年參賽者約二萬七千人,今年鼓勵跑者自帶水杯,或發送可重複使用的杯子讓跑者使用,盼減少一次性杯子用量,且讓跑者自行選擇是否領取跑衣,未來相關措施建立完善後,擬要求所有向台北市申請路跑比賽的單位,納入相同的環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