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金門訊】你知道大膽島上什麼最多?答案是廟跟石獅子。
面積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大膽島上,有三十多座小廟,每間小廟造型各異,供奉的神明有觀音、媽祖、王爺或土地公,很多是漂流到大膽島的落難神明。
島上義工吳鼎信表示,大膽島以前戰死了很多人,年輕官兵尋求心靈寄託最好的辦法就是蓋廟,全盛時有上百座。每間小廟幾乎是台灣各縣市廟宇的迷你版,阿兵哥多就地取材,用石頭、木頭來蓋。
除神明外,島上還有神雞墓、神犬墓。島上傳說,八二三砲戰時,守軍飼養的「落都紅」母雞,每逢中共砲擊前夕,都會展翅鳴啼示警,讓官兵得以躲避戰火。一九六○年死亡,官兵為其修墓,表達感念。
神犬指的是茜露,牠是德國狼犬,一九五四年分發到大膽島服役,隔年某天夜裡,三名共軍蛙人摸上海灘,茜露悄悄接近後撲上攻擊並咬死兩人,因此被官兵稱為「戰鬥英雄茜露中尉」。一九七○年二月去世,駐軍官兵特別替牠在島上築一座「茜露之墓」。
連結島上南、北山的中央公路,長約六百公尺,也叫「生明路」,是紀念當年在大膽戰役中,冒死傳訊的十八歲傳令兵賴生明。其中有段長六十公尺石橋,仿北京盧溝橋建成,橋兩側共有六百三十六隻石獅,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金門縣政府觀光處長陳美齡規畫「一日島主」徵選,通過者就可以在島上的專屬島主房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