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須開源、保育與節流

林嘉應 |2018.06.01
1130觀看次
字級

林嘉應(嘉義縣╲水利技師)

今年氣溫連創新高,梅雨鋒面遲遲不來,水庫大都見底拉警報,台南和澎湖已實施第一階限水,政府需要在抗旱上有明確的方法,才能安民心,並增加企業投資設廠信心。

抗旱三法不離開源、保育與節流,台灣因過度開發與濫墾,很難再找到合宜的水庫工址,高屏大湖、曾文越域引水,以及列入前瞻建設的曾文、南化水庫聯通管工程,都有民粹抗爭,影響開源。

幸好立法院適時通過了《水利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增加「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專章」,要求一定規模以上的土地與建築開發者,必須共同分擔滯洪、蓄水責任,給予新建海綿城市的誘因,填補開源之不足。

非法地下水井超抽,導致地層下陷,違規電鍍工廠汙染地下水,加上都市陸續開發為水泥叢林,全台老舊水管換新遲緩,漏水率經過多年努力,平均仍高達百分之十八點五三,水源的保育成效不佳。幸好,可年省近七億元清淤費用的曾文水庫防淤隧道,剛剛完成,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也已經動工,其他水庫也加強清淤,增加蓄水量可期。

至於節流,台灣水價是世界第三低,且多年來未調漲,研議中的漲水價,只鎖定三成五用水的大戶,占比約六成五的家庭用戶,因執政者考慮物價與選票因素,暫時不動。

其實,最該節水且最能收節水成效的,應該是沒有節水習慣的一般民眾,而不是滴水必較的企業。

四十年前,台灣每戶人口數平均約四人以上,現在少子及高齡化,每戶人口數平均已降至約二點六人,獨居戶幾乎占一成,但用水基本度數仍維持每月每戶二十度,每度七塊多,高基本度數間接養成浪費習性。

台灣是世界缺水地區之一,顯然,政府在開源、保育與節流上,仍有很大改善的空間。

筆者建議,家戶用水基本度數減半,民眾廣施節水教育,參考夏季電價適度採用「旱季水價」與省水優惠價。

並加強取締農地非法種工廠,山坡地保育區林業用地,不再因民代壓力解編。

逐步將都市發展更新為兼具防洪、防旱、降溫、減碳、防汙,可滲水、透氣的海綿道路,如此才能稍減水荒,增強抗旱能力,穩定企業投資信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