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利(新北市╲退休國中教師)
拜讀林柏寬老師〈會考沒壓力,人生挑戰不輕鬆〉一文,筆者認為與其冷靜旁觀,不如積極介入相關的有效輔導。
今年國中會考作文題目是〈我們這個世代〉,因為題目屬於學生都可侃侃而談的議題,也算是畢業前夕的告白。
考完後,在乎成績與有機會念明星高中的學生,可能與老師、程度相仿的同學,討論未來會就讀哪所學校,甚至到坊間補習班預修高一課程。
對照不在乎念什麼學校,或平常就沒用心念書的學生,任我來去的校園生活,只要不出狀況,大人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筆者認為,教育部、局處與學校,應該展開之前尚未完成的「適性輔導」。
雖然三年國中課程都安排有輔導課學程,但大多數的輔導課,多屬於照本宣科及照規矩填寫存檔的課程安排,除非是學生當事人主動向輔導老師請教。形同虛設的適性升學輔導,老師應該在畢業前夕,主動付出關心,盡最大能力給予鼓勵。
因為會考成績影響志願與分發,老師們或予以開導與建議,如果念普通高中,將來準備念的大學科系與就業準備,都可以作為討論重點。如果志不在升學或選擇職校進修,師生一起針對大環境與趨勢,妥善的決定一種行業、類科努力再努力。
當孩子們心裡有譜了,畢業後的腳步,應該不致徬徨而躑躅,這種深入師生交心的模式,應該會遠比不以為然或放牛吃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