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走過老巷子,到大馬路的醫院復健。我的腳受傷了,得一步一步慢慢移動,慢下來,才欣賞到巷子藏著美景。
中段,有家貓的旅館,從大片玻璃窗看到不同的貓,一隻毛茸茸的白貓一動也不動的坐在窗邊,望著來往的路人,有人以為是假貓,往前瞧瞧,逗弄一番,眼睛動了,原來是真貓耶,轉頭對我莞爾一笑,我也跟著笑了。
有家陽台晒著嬰兒的衣物,一片片紗布做的白色尿布在風中飛揚,非常漂亮,該是住著環保的一家人。想起三十幾年前,每天一早,我家的晒衣竿上披掛著尿布,各種色彩都有,那是節儉的婆婆裁下家人的舊衣做的。外子國中穿的運動服,衣袖做成寶寶的長褲,她說,舊衣洗了又洗,不好的添加物都洗掉,料質也變得比較柔軟,對寶寶的皮膚傷害少,而且,撿別人的衣物來穿會比較好帶。寶寶夜裡不睡覺,婆婆交代我把衣服反過來晒,這樣,日夜就會顛倒過來。就在洗尿布、晒尿布中,三個兒女健康長大。
復健完畢,已是萬家燈火。從老巷子走回家,各戶流洩出來的微光,籠罩著層層溫暖。菜香不斷飄過來,這家是青椒炒豆豉,那家有九層塔煎蛋,突然,我打個噴嚏,不知誰家正在煮麻辣臭豆腐?
穿著反光背心的先生趕過我,拿出感應器朝牆柱的白色塑膠盒點了一下,掛在巷子兩頭的擴音器馬上響起〈給愛麗絲〉的樂曲,很快地人群聚集,聊些市井小民的大事,哪家小孩當兵去了、有家媳婦生了,不忘遞顆紅蛋給清潔隊員分享喜悅。有時關心問:「上星期怎麼沒看到你?」這樣的人情味,是老巷子最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