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人生育年齡逐年攀高,根據內政部公布最新統計,二○一七年生育第一胎的生母平均年齡三十點八歲、生母平均年齡三十一點九七歲,分別較二○○七年增加二點二九歲與二點四四歲;其中三十五歲以上生首胎比率,也自二○○七年的百分之七點八,逐年增加至去年的百分之二十一點三,創史上新高。
內政部指出,近十年我國女性初婚年齡不斷延後,二○○七年時是二十八點○六歲,去年達三十點○三歲。而隨著國人晚婚,生育年齡也往後遞延。
二○一七年生母平均年齡為三十一點九七歲,較二○○七年的二十九點五三歲增加二點四四歲,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三十至三十四歲生小孩的媽媽比率占百分之三十七點八五最多,三十五到三十九歲占百分之二十四點六四次之,二十五到二十九歲生小孩占百分之二十三點三九排第三。
生母生育胎次部分,各年嬰兒出生人數中,生母為生育第一至二胎者比率較高,大致維持在九成上下。二○一七年生母為第一胎者占百分之五十點五二,第二胎者占百分之三十七點八二次之,兩者合計占百分之八十八點三四,較二○○七年減少零點九八個百分點。嬰兒出生數中,除二○一○年逢虎年出生十六點六萬人較少外,其餘各年均在十九萬人以上。
近十年生母年齡層結構分析,未滿三十歲生育第一胎之生母比率呈下降趨勢;三十到三十四歲者則在二○一四年達最高後再反向減少;而三十五歲以上才生育第一胎者,自二○○七年的百分之七點七六逐年增加至去年的百分之二十一點二七,增加十三點五一個百分點,較二○一六年增加一點七三個百分點。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整體低薪環境讓年輕人不敢生小孩,婦女生育逐漸高齡化是長期趨勢,政府雖然一直強調育嬰津貼跟保母補助,但投入力道不足以成為生育誘因。如果不盡速面對,解決生育率高齡化問題,勞動人口結構將逐漸老化,父母也會面臨延後退休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