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闕曉菁 |2018.05.04 語音朗讀 16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習近平(右)與來訪進行非正式會晤的印度總理莫迪,共同參觀湖北省博物館精品文物展。 圖╱中新社 文在寅(右)和金正恩4月27日在兩韓高峰會上簽署聯合聲明後握手。 圖╱美聯社 俄羅斯浮動式核電廠「羅曼索諾夫院士號」4月28日展開首航。 圖╱美聯社 英國第一位少數族裔出身的內政大 臣賈維德,致力讓「疾風世代」移民 獲得公平的待遇。 圖╱美聯社川普祭出「232舉措」對進口鋼鋁課徵 額外關稅,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獲得 暫時獲免。 圖╱中央社納坦雅胡指控伊朗在簽訂核子協議 後仍祕密發展核武,並在記者會中解 說資料。 圖/美聯社每年有約7百萬人因呼吸有毒的髒空 氣早死。圖為印度新德里日前因空汙 嚴重而引發霧霾。 圖╱美聯社亞投行2日批准了巴布亞紐幾內亞以 及域外成員肯亞加入。 圖╱資料照片 整理/闕曉菁 4/27 大陸 武漢習莫會 調整關係避免對抗 印度總理莫迪4月27日抵達中國大陸武漢,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為期兩天的非正式會晤,主要目的是使中印關係擺脫去年邊境衝突的陰霾。莫迪渴望「重新調整」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以避免任何重大戰略對抗;大陸則希望加大合作並推進「一帶一路」。 期間也舉行多輪會談,討論重大雙邊和國際問題,建立更加緊密的發展夥伴關係。 5月1日中印軍人在兩國邊境舉行一次邊境人員特別會議,雙方討論如何緩和邊境有爭議地區的緊張局勢,以加強溝通,建立互信與了解。 4/27 南北韓 板門店宣言 朝鮮半島無核化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南韓總統文在寅4月27日簽署「板門店宣言」,將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視為兩韓共同目標;將透過與美、中等多國框架建構朝鮮半島的和平體制,力求今年內結束朝鮮半島的戰爭狀態,達成終戰和平。 睽違11年兩韓再度舉行峰會,該會議在兩韓交界板門店和平之家舉行,金正恩更成為第一位訪問南韓的北韓領導人。會議期間,金正恩表示,5月就會關閉北部的豐溪里核試場,以展示去核的決心;文在寅1日尋求聯合國對板門店宣言的支持,並希望聯合國能派員到場參觀北韓關閉核試驗場。 4/28 俄羅斯 浮動式核電廠出航 估明年供電 俄羅斯浮動式核電廠「羅曼索諾夫院士號」4月28日展開首航,這艘被環保人士戲稱為「核子鐵達尼號」的浮動核電廠,預料被拖至北極圈港口佩韋斯後,取代當地老舊核反應爐,為俄國偏遠地區發電,預計明年夏季就可供電給20萬人口的鄉鎮。 這個蓋在大型駁船上的全球首座海上浮動核電廠,造價4.8億美元(約新台幣142億元),不過,挪威和瑞典等國家也表達疑慮,擔心對北極海、脆弱自然區構成威脅;俄國國營核子企業(Rosatom)則堅稱,已採取妥善措施防範核災,也符合國際原子能總署對運轉程序的所有要求。 4/29 英國 巴裔賈維德 出任內政大臣 英國前內政大臣魯德因「疾風世代」移民醜聞,4月29日以「不慎誤導」國會議員為由辭職,首相梅伊30日任命前社區、地方政府、住宅大臣賈維德出任頂替,試圖藉由巴基斯坦移民後裔賈維德為該事件止血,此事已延燒數周,導致梅伊威信嚴重受損。 「疾風世代」源自二戰後英國極需護士、鐵路工人等勞力展開重建,這些來自英國殖民地與前殖民地的移民原本自動擁有定居權,但英國實施嚴苛的移民政策後,如今「疾風世代」成員被當成非法移民,有人無法申請健保和社會福利,內政部要驅逐「疾風世代」,在英國引起公憤。 4/30 美國 鋼鋁關稅 歐盟、加、墨暫時豁免 美國3月祭出「232舉措」對進口鋼鋁課徵額外關稅,暫時豁免部分國家,期限至5月1日,總統川普4月30日宣布,豁免南韓關稅交易已定案,至於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成員國,則延長30天至6月1日以進行最終談判。不過歐盟並不滿意,要求全面及永久豁免。 這項進口關稅鋼鐵部分將提高25%,鋁則是提高10%,現在延到6月1日實施,讓美國和盟友國之間有「最後的30天」協商貿易逆差的解決方式,讓原先可能會發生的貿易戰得到緩解。白宮表示,接下來的協商會聚焦在限制進口、防止轉運等方面。 4/30 以色列 納坦雅胡指控伊朗 祕密發展核武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4月30日召開記者會,秀出取得的10萬筆伊朗核武資料,指控伊朗在2015年簽訂限核協議後,仍祕密發展核武。不過,國際原子能總署和歐盟4月1日相繼表示,查無伊朗違規的事證,反而更凸顯限核協議的必要性。 伊朗則駁斥這項指控,外交部長查瑞夫表示,這份證據是「重翻舊有的指控」,聯合國核子觀察組織早已處理過相關指控,查瑞夫稱納坦雅胡試圖藉此影響美國總統川普是否保留伊朗核協定的決定。納坦雅胡「爆料」後,國際油價應聲上揚,美國原油價格則漲至2014年來最高。 5/2 瑞士 9成人類陷空汙 700萬人早死 總部設於瑞士的世界衛生組織(WHO),2日發布一份根據2016年數據製作的報告,顯示每年有約7百萬人因呼吸有毒等級的髒空氣而致早死,其中大多發生在亞洲和非洲;全球超過9成人口暴露在可能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級空汙環境中。 WHO研究人員分析108個國家、超過4300座城市發現,最讓人憂心的是,全球有40%人口沒有適當烹飪環境,得靠燃燒木材、堆肥、煤炭來煮飯,這成為居家空汙的主要來源,全世界受鍋爐致命廢氣影響的人數多達30億人,尤其是在煮菜時常待在室內的婦女和孩童比例尤高。 5/2 大陸 巴紐、肯亞 獲准加入亞投行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2日在中國大陸北京宣布,理事會已批准2個意向成員加入,成員總數增至86個,這一輪包括域內成員巴布亞紐幾內亞以及域外成員肯亞。 這2個意向成員加入獲批後,還需走法定程序並將首筆資本金繳存銀行後,才能成為正式成員,這些意向成員的股份將從亞投行尚未分配的預留股份中獲得。 亞投行2016年成立以來,當時創始成員總計有中、英、法、澳、義、德等57國;在去年3月、5月、6月、12月,亞投行又批准了27個新成員加入,其中包含南美洲、非洲國家。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如是說如是說如是說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