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子筑
台灣人的結婚習俗裡,有不少傳統禁忌,雖然隨著時代改變,新思維崛起,已去除掉許多繁文縟節,但有很多習俗,其實深具意義且耐人尋味。
我到現在還保留著結婚時的一些嫁妝、飾品和小東西,倒不是迷信,算是念舊的紀念品吧!而每次整理衣櫥看到那把摺扇,心頭必定湧上想拆開一探究竟的衝動,但好奇心冷卻後,也只能拿著它看一看、摸一摸,又放回原處。
一九七五年結婚時,大姐吩咐我,手上的兩把摺扇,一把在禮車出發時從窗口丟下,另一把帶在身邊永久保存。她還說:「謹記,守著別打開,這樣代表夫妻姻緣不散,也可永保父母健康。」
原來,這兩把扇子各有涵義。當禮車開動時,新娘從車窗丟下一把扇子,叫做「放性地」(台語),就是放下少女驕縱的習性,準備為人婦;另一把留身邊,就是代表帶著好的習性,成為好媳婦、好妻子。不拆開則是「不散(扇)開」,代表一切安好之意。
婚後,我把摺扇捲在一件禮服裡,一直收在衣櫥的角落。我遵守著大姐的交代,幾次搬家,總是小心翼翼打包好,深怕有個閃失遺落。
有一次姐妹聊天,得知大姐結婚時的那把摺扇從未打開過,已經過半世紀有餘。我問她,會不會想知道裡面彩繪的圖案?她說:「畫什麼、寫什麼都不重要,大家健康平安、父母福氣年年最重要。」
習俗的寓意是真是假,還是迷信?或者只是心理因素,匡正我們往正能量趨近?我其實是存疑的。不過闔家幸福美滿,是每個人心中最大的祈願,所以,我也將繼續守著這把摺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