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之父 終身學習 |2018.04.28 語音朗讀 18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炳松 圖/資料照片許麗芬 圖/資料照片李春實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教部昨頒發全國終身學習楷模獎,共二十七人獲表揚,其中一名得獎者嚴榮宗,從小受小兒麻痺疾患之苦,十五歲時為擔起家計,輟學自學刻印配鎖,獲得「雕刻之父」的美名。此外,他更挑戰在一公分平方的牛角章上,刻出李商隱的五十六字無題詩,目前正在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嚴榮宗 頂真打天下 嚴榮宗說,他很喜歡讀書,不過為了家計,只好中止學業,在外擺攤。接觸陌生的刻印領域,嚴榮宗仍靠著「頂真」精神,不久便闖出名號。 嚴榮宗於三十四歲退休後,移居到加拿大,靠著國中學的基礎英文,在當地高中、商專積極學習,只花兩年半的時間就得到二個學位。之後在四十九歲時學畫,當時他出現大小腦肌肉萎縮,手無法長期高舉,為了維持作畫的穩定度,他自行研發吊架將手吊起來作畫,第一幅畫就被選為展覽的主秀作品,之後申請進入加拿大藝術家聯盟,更在一年內入選八次加拿大全國美展。 現年六十歲的嚴榮宗表示,很多人說他有天分,但他認為,「專注與認真」比天分更重要;因為靠天分頂多能做好一、二件事,但是靠專注與認真的態度,才能把每件事都做好。 丁王蘭芳 樂於奉獻 高齡九十二歲的丁王蘭芳,從七十歲起開始積極參與終身學習活動,更有一顆樂於奉獻的心,二○一三年起參與台北市樂齡學習示範中心玩劇團表演,隨團遠征各個老人照護中心、偏遠學校及高齡研討會表演,將歡樂帶給其他弱勢長者及偏鄉學童。 二○一七年九月,有感現今經典教育的不足,自掏腰包籌措經費開辦親子讀經班,邀請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論語》等重要經典作品。她將自己熱愛讀書的夢想與他人分享,更鼓勵親子一起參與學習、共讀,從家庭開始激發社會終身學習風氣。 許麗芬 唱出快樂頌 另一位許麗芬歷經九二一後,在因緣際會下參加了客家歌謠歌唱班,加入終身學習的列車後,在許多比賽中獲得無數殊榮,更在二○一○年客庄十二大節慶──國姓搶成功客家歌謠比賽老山歌組獲得第一名,並成客家歌謠老師,指導婦女大學客家歌謠班及水沙連社區大學客家歌謠班,同時取得客語薪傳師證書,希望帶領其他人一起了解終身學習的快樂與自我成長。 陳炳松 人生不留白 七十七歲的陳炳松勤學不倦,六十一歲攻讀中國大陸廣州醫學大學,七十三歲攻讀明道大學高階管理學院碩士,七十七歲錄取大葉大學電機博士班榜首。陳炳松表示,人生不要留白,老人要時時挑戰自己,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李春實 學而知不足 桃園市八德區大宏里前里長李春實,七十三歲高齡仍努力攻讀開南大學商學院企業經營管理組碩士,他說,讀了書才知道不懂的事情真多,愈讀愈欲罷不能,也覺得生命愈來愈充實。李春實說:「以前我總以為自己什麼都會了,直到重拾書本,才發現自己不懂的事還真多。」 鄧黃銀蓮 行動至上 七十二歲的鄧黃銀蓮,為彌補沒上大學的缺憾,六十歲時開始在社區大學學習,學日文也學影像剪接,甚至成為公視第一屆公民記者培訓班成員,不僅如此她還擔任義工,關注環境與社區人文議題。鄧黃銀蓮鼓勵年長者,年紀大了一樣可以學習,不要吝惜付出自己的能力,生活會更多采多姿。「學習不怕老,行動最重要。」 教育部表示,終身學習是知識經濟時代提高人民素質與強化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期待每位得獎人發揮正面影響力,藉由自身學習經驗,帶動全民終身學習風氣。 前一篇文章 悠遊聯名卡7月可望嗶進沖繩 下一篇文章 低碳畢旅 偏鄉生玩2 天 不用1000 元 熱門新聞 01人間社新聞研習營 傳遞真善美2025.07.1602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3環保音樂劇在河邊 光明大學攜手社區演出2025.07.1604【人間行腳】馬蹄踏過2025.07.1605響應跨宗教慈善 多倫多佛光人高空跳傘2025.07.1706【時光重逢】穿過時光,看見日清晏蜓2025.07.1807日光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祈願孩童平安成長2025.07.1708【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9【人間滋味】午後的微甜時刻2025.07.1610愛護地球 北海道場健走、淨灘2025.07.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經濟學人示警 川普產業關稅恐重創台灣世大運中華桌球男團 摘歷史首金修復老電扇 三代回憶續轉動缺陷美感 外星部落3腳精靈造紙不砍樹 石頭紙環保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