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天使哭了 長江江豚 快被5 殺手滅絕

 |2018.04.27
1979觀看次
字級
研究人員在船上進行江豚觀測作業。圖/新華社
在鄱陽湖附近沙洲擱淺死亡的江豚。圖/中新社
長江江豚數量迅速減少,圖為人工繁育的「嬌嬌」。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有「微笑天使」、「水中大熊貓」之稱的瀕危品種長江江豚最快可能在十年後消失,長江江豚只剩下約莫一千頭左右,比野生大熊貓還要稀有,中國大陸長江流域省分以及保育單位展開一波波搶救大作戰。

長期以來,長江江豚一直被視為與海洋江豚屬同一物種。近日中國和美國科學家在著名的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長江江豚與海江豚之間存在著顯著而穩定的遺傳分化,因此可以將長江江豚「升格」認定為獨立物種。

據《IT之家》報導,這篇論文被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論文指出目前長江江豚和海江豚此前都屬於「窄脊江豚」亞種,而經過多年的觀察,長江江豚與海江豚之間出現了大量的基因差異,同時兩者之間也存在著生殖隔離,因此現在可以將長江江豚認定為獨立物種。

隨著長江江豚「升級」為獨立物種後,目前鯨豚類物種也由原來的八十九種增加為九十種。

長江江豚頭部鈍圓,額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闊,上下頜幾乎一樣長。全身鉛灰色或灰白色,體長一般在一百二十公分左右,最長的可達一百九十公分,貌似海豚。

長江江豚通常棲息於鹹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淡水中生活,喜單獨活動,有時也三五成群,最多曾經有過八十七頭江豚聚在一起的紀錄。

長江江豚性情活潑且聰明無比,常在水中上游下竄,甚至還有有趣的「吐水」行為,食物包括青鱗魚、玉筋魚、鰻魚、鱸魚、鱭魚、大銀魚等魚類和蝦、烏賊等。分布在長江中下游一帶,以洞庭湖、鄱陽湖以及長江幹流為主。

不過,隨著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大量畜禽排泄物流入河中、保護區內非法捕獵、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導致水源汙染等現象,引起水質下降,水中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嚴重影響江豚的生存繁衍。

調查數據顯示,在一九九○年時長江江豚數量為兩千七百頭,到了二○○六年,這個數字下降到了一千八百頭,而二○一二年全面普查時,數量僅剩一千零四十五頭。目前更降到約一千頭,而大熊貓經過多年保育,存活大約兩千頭。

二○一六年底,大陸國家農業部主導發布了「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畫」,強化對江豚的保護,加快新建自然遷地保護區,聯合長江中下游江豚自然遷地保護區形成網路。

另一方面,在人工環境下對江豚的保護,將來可能採用新技術,推進長江江豚的繁育保護,包括胚胎幹細胞,江豚基因庫等。

岳陽市人大代表徐亞平分析「江豚危機」的背後實際上是五大危機。一是水危機,長江、洞庭湖缺好水;二是漁業危機,三十多年前,長江有一百二十多種魚類,現在常見的只有十多種,脂胭魚、麵條魚、金魚、銀魚等已幾近絕跡;三是管理危機,有些部門以罰代法,漁民長期非法濫捕濫撈;四是漁民生存危機,湖裡沒魚打,上岸不適應,沒有教育、衛生、保障和尊嚴;五是鳥類資源危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