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左)帶領參訪團,至佛陀紀念館交流考察,由佛館館長如常法師接待。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中國大陸四大博物館之一的上海博物館,昨日上海博物館參訪團一行至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考察,並與佛館達成在二○一九年十二月舉辦展覽和學術研討會,以及人員的交流等合作。
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一行參觀展廳展覽,欣賞台、日、韓聯演的〈歲時之春─天涯比鄰〉舞蹈表演,並舉行座談會。佛館館長如常法師介紹,佛館與中華文物交流協會簽署第二個五年合作計畫,舉辦過「千年重光」、「光照大千」、「七寶瑞光」、「紫禁佛光」、「絕壁重光」等大型佛教藝術展覽。
李仲謀表示,佛館的展覽有系統地梳理,並建構起佛教藝術發展史。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二○一六年曾參加在佛館舉辦的「兩岸博物館新能量價值論壇」,經過三年洽談,此次偕同國際交流、青銅器、教育、考古和設計團隊前來,將展開具體的交流與合作,上海博物館的藏品和佛教藝術有很大的關聯,希望在適當的時機將展品帶到佛館展出。
李仲謀對佛館每年有八百至一千萬人次參觀表示印象深刻,佛館具備良好的教育傳播,綜合、立體且全面,結合科技和青少年活動,以及關照到兒童教育,從語言和接待觀察到佛館的國際化發展,是此行最大的收穫。
上海博物館教育部主任陳曾路說,經由此次參訪,他看到佛光山做的不只限於佛教,而是全人的教育,這和上海博物館的理念不謀而合。上海市台辦交流處處長王躍表示,十分樂見上海博物館和佛館在藝術展出和人員上展開交流,在兩岸佛教是一家的理念下,促進交流融合。
如常法師說,上海博物館的青銅器舉世聞名,設在一樓的常設展他去了不下十次,希望透過館際交流發揚中華文化,出版佛教造像圖錄,結合教育推廣,讓大家認識歷代佛像和時代風格。
此次與會包括上海博物館國際交流項目負責人周燕群、青銅器研究部研究館員李柏華等。佛光山致贈《佛教地宮還原》書籍、雲水三千書包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