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宣布全面停止核試驗與飛彈試射,其轉變令外界大為驚訝,但輿論質疑過去頻頻武力挑釁國際社會的金正恩,是否真的會「改邪歸正」,他的棄核承諾可信度有多少。
專家們指金氏政權過去常玩棄核騙術,目的是暫度危機及騙取援助。金正恩的這次棄核,可能還會玩「老套路」。
分析認為,其實金正恩是話中有話,他在講話中稱:若國際社會不對北韓發起核威脅,朝方就絕不會利用核武器。從中可以看出,金正恩棄核是有條件的。
普林斯頓社會學博士、政治與經濟學者程曉農對美國之音分析說,即便金正恩宣稱要放棄核武器,這也是北韓第二次玩這套假戲真做的把戲,他無非是為了終止外部對北韓的制裁、謀求政權生存而採取的策略性手段。他認為,金正恩完全可能在達到目的後第二次或第N次宣布退出廢除核武器談判。
金正恩繼位短短不到的六年間,進行了四次核試驗且威力一次比一次大。同時,金正恩還大力開發攜帶核武器的洲際彈道飛彈,挑釁國際社會。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大力推動國際社會對北韓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制裁,北韓經濟嚴重受挫。但在兩韓、美朝首腦會談之前,金正恩三月底突然秘密訪問北京,外界分析,除了尋求經濟援助外,金正恩很可能是尋求逃生之路,一旦與美國的談判失敗,可能招致美國更嚴厲的制裁甚至軍事行動,到那時,金正恩最壞的打算就是逃亡中國。
一些分析家認為,金正恩認為他是從實力地位進入談判,希望能獲得默認北韓是一個擁核國,也希望藉會談和做一些讓步,以說服美國和其他國家對北韓的制裁鬆綁。
麻省理工學院政治科學副教授、核戰略專家納蘭向美聯社表示,這是金正恩聰明的一招,雖然大體上是正式化早前作出的承諾,但仍留下轉圜餘地,當中他並未提到不可逆轉或去核化等。他指出,北韓進行核試的的次數與巴基斯坦和印度不相上下,實際上不需再進行地下核試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