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平社區經過二個月努力,終於完成獨一無二的大壁畫。圖/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梓平社區的家庭主婦們天天站在牆壁前,揮著汗穿梭在顏料罐間彩繪。圖/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本報高雄訊】高雄梓官區梓平社區為保留在地傳統文化,規畫一條展現在地風采的巷弄,使用在地螺絲工廠要淘汰的次級品等,以浮雕金屬創作及彩繪方式製作蜻蜓、蝴蝶,美化社區,也讓環保素材多了新生命。
高市梓官區梓平社區主要作物為水稻、蔬菜類如菠菜、芹菜、青江菜、大白菜、絲瓜等,社區生活機能小而美,四周農田原野景觀包圍。
為使社區環境更加美觀,創造社區特色景觀以活化社區,社區居民展開巷弄故事彩繪計畫。在高市農業局輔導下,梓平社區邀屏東山地門雕塑大師Darki指導社區義工發揮創意,以在地螺絲工廠的次級品或廢品等再利用,創作金屬浮雕及禪繞畫彩,為壁畫增添藝術價值。
牆面改善期間,社區裡的家庭主婦天天站在牆壁前,揮汗穿梭在顏料罐間彩繪,修了又改,改了再修,到了假日,不用上班的夥伴全來支援,經過二個月努力,終於完成金屬雕塑蝴蝶大壁畫,將單調牆面變得豐富多彩,僻靜的巷弄也瞬間亮眼起來。
社區總幹事蔣慧玲表示,近年來年輕人口外流,社區只剩下年長居民,對於傳統文化保存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她希望能透過裝置藝術計畫,可以用年輕人的創意思維,把長輩心中對於在地的傳統文化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