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六發商店老闆娘袁玉霞,四年前看到讀國三的「阿森」天天坐在店外上網玩手機,在知道阿森母親長年住在療養院,父親打雜工無力照顧阿森,袁玉霞天天煮晚餐邀阿森一起共餐,長達四年多,如今阿森不但高中畢業,而且成為志願役軍人,整個人變得開朗也懂得感恩回饋。
弱勢迷途的青少年,就像是載沉載浮的落水客,如果沒有人及時給予漂浮物倚靠,可能很快就會滅頂,反之,倘若有人適時予以資助,便能增加救援的機會,甚至像阿森一樣幡然改變多舛的命運。
袁玉霞協助阿森可以順利成功,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袁玉霞將阿森提報為當地警分局的高關懷對象,政府機關跟民間攜手合作,讓弱勢青少年的輔導,呈現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許多公部門和私人基金會都有社工師或輔導人員的編制,這些分屬公私不同機構的資源,應該建立進一步溝通協調的機制和管道,才能發揮整合的力量和功能,甚至聯合愛心商店和里辦公室,讓青少年的關懷網絡從單點單線,一直擴展到成面成網的整體感,讓青少年輔導不會出現落失的結果。
迷惘的青少年最需要的是適時的關懷和幫助,身旁的鄰里商店是最好的切入點,但如果能再有政府公部門資源的接力投入,輔導成功的機率將會大大提高,所以官民合作,公部門搭配私人合力出擊,對青少年輔導不但重要,而且必須。
筆者終身從事教育工作,接觸過無數青少年的輔導,有成果的案例,也有失敗的個案,看到袁玉霞成功協助阿森的報導,政府部門更應主動出擊,聯合在地民間力量,一起為弱勢孩子的輔導而努力。
蔡田(台北市╲退休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