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植栽】黑手指 從溺愛開始 文與圖/謝佩霓 |2018.04.08 語音朗讀 31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經常有人問:「為什麼植物都養不活?」 問題通常出在:「不當澆水。」多數植物都是被水淹死的 。 圖/謝佩霓 經常有人問:「為什麼植物都養不活?」 問題通常出在:「不當澆水。」多數植物都是被水淹死的 。 圖/謝佩霓 經常有人問:「為什麼植物都養不活?」 問題通常出在:「不當澆水。」多數植物都是被水淹死的 。 圖/謝佩霓 經常有人問:「為什麼植物都養不活?」 問題通常出在:「不當澆水。」多數植物都是被水淹死的 。 有人說:「澆水這功夫,要學三年才會出師」,所以說照顧植物「成也澆水,敗也澆水」,80%的人養不活植物,主要出在「澆水錯誤」,而非病蟲害或缺肥等問題。 工具很重要,會用才有效: 「溺愛」導致植物「溺斃」,「澆水不當」是因為「不了解植物」,以為「水多就是好」的…… 植物剛帶回家,好漂亮哦,趕快澆澆水,隔天再去看看他,看著看著,深怕美景不再,所以又澆了一些水,每天都如此,這個過程叫作: 「慢性他殺」…… 好了,當植物垂頭喪氣,狀況好像不太好時,因為很擔心,所以一天之內又加了好幾次水,這個動作造成植物:「直接死亡」,死因——「溺斃」。 水多不一定好,剛好最好,「溺愛會導致溺斃」,過分潮濕會造成植物根部腐爛,根部腐爛,植物就沒救了。 那麼多少才是「剛好」?每種植物的特性不同,要以植物的特性來澆水,例如:「蕨類植物」喜歡空氣中濕度較高的環境,葉子愛洗澡,通常介質微乾就可以澆水了;反之「多肉植物」胖嘟嘟的葉片裡都是水分,所以對水的需求較低,葉子不愛洗澡,通常都是待介質完全乾了再給水。 植物種類不同,給水的方式便不同。所以說水多不一定好,「剛好」最好,當你「了解植物」,就會知道什麼是剛剛好,也就是—「適當的澆水」。 拒當澆水機器人: 還有另一種常見情況就是「閉著眼睛澆水」,把自己當機器人,不去觀察、觸摸植物,一味澆水,只要園藝店老闆說一天澆一次水,就完全依照規則進行,完全不去觀察土壤是不是還有水、底盆是不是已經積水或者季節的變化,來調整澆水次數,始終秉持著「一年四季,始終如一」的澆水習慣,那就只好登上「黑手指」衛冕寶座嘍。 植物無聲,需要察言觀色: 「養活」植物的不二法門,唯有「用心」,用心去了解,用心去相處,總而言之,植物「不說話」,照顧植物需要「察言觀色」才能把植物照顧好。 前一篇文章 院子裡的貓 下一篇文章 擬琵琶——第倫桃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森活日誌】欒樹紅了【綠手指筆記】小花犀角 見證防疫小確幸【植感時光】花色流轉 驚豔重瓣木芙蓉【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植然日常】朱牆石蓮花 作者其他文章【愛植栽】兔腳蕨 職場開運小綠植【愛植栽】賞心悅目森林淨瓶【愛植栽】 無土栽培神奇魔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