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深耕搶商機】東南亞強勢崛起(中) 劉得倉、廖禹揚、吳家豪 |2018.04.08 語音朗讀 18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泰國政局在新國王順利繼位和新憲法通過後逐漸進入穩健期,圖為泰國民主紀念碑,是泰國著名的地標。 圖/取自Wikimedia Commons 印度人口已逾13億,圖為在印度阿拉哈巴德的車站排隊買火車票的民眾。圖/美聯社 印尼的網路消費者偏愛透過社群網路,圖為使用平板電腦觀看臉書的印尼學生。圖/美聯社 文/劉得倉、廖禹揚、吳家豪 泰國四點○拚產業升級 外商鏈結政策搶商機 現今的泰國政府是在二○一四年五月發動政變取得執政權,三年來遭遇內憂外患,境內有四面佛爆炸案和前泰王蒲美蓬駕崩,衝擊觀光收益;外在則是全球經濟復甦緩慢,使得經濟表現不如預期。泰國去年前三季的出口表現恢復榮景,十月底結束國喪,軌道公共建設和東部經濟走廊計畫都如火如荼進行,預計將舉辦大選,泰國政經發展正朝向積極穩健方向邁進。 新憲法通過鞏固政局 泰國經濟成長漸回穩 泰國地理位置相當優越,位於東協心臟地帶,未經歷大規模戰火洗禮。過去經濟以柚木和稻米等農業為主,隨著時代演變逐步發展汽機車、電子業等,旅遊產業也是國家重要經濟收益來源之一。早期台商自二戰後進入泰國,一九九○年代中華民國政府推動南向政策,更多的台商湧向泰國,並且成功建立灘頭堡。新南向政策強調以人為本,雙向交流,政府積極推動台泰互動,初步獲得成果。 泰國在二○一六年八月通過新憲法的公民投票,進一步穩固軍政府的執政正當性。軍政府上任後,曾經多次承諾舉行國會大選、還政於民,不過都強調沒有時間表,直到總理帕拉育在去年十月訪問美國總統川普後,給予當面承諾會在今年宣布舉行大選時間,根據相關選舉子法公告時程,最快是二○一九年初舉行大選。 泰國最大的在野勢力為泰黨的主要領導人─前總理戴克辛流亡海外,他的妹妹、也就是前總理盈拉因涉稻米補貼案被求刑五年,在宣判前逃亡海外,為泰黨形成群龍無首的情況;另一在野勢力民主黨也積極爭取在下一次大選中能夠取得執政權,但由於大選日期無法確定,也根本禁止任何動員和競選活動,政治情勢是風雨前的寧靜。 泰國經濟情勢隨著國際景氣逐漸復甦,東協經濟共同體的強勢成長,雖然泰銖升值至近兩年來的新高價,不過去年前三季泰國出口金額仍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第三季經濟成長率達到百分之四點三。 配合政策才能迎錢潮 赴泰創業需銀彈支援 在泰國的台商多半以中小企業居多,總數約有五千家,其中部分在泰國股票上市或回台上市上櫃。在泰國的企業受惠於東協經濟共同體成立,六億的人口紅利,以及區域經濟成長驚人,多數台商企業經營成績亮眼。不過去年泰銖兌換美元升值約百分之八,以出口為主的台商也叫苦。 泰國台商聯合總會總會長劉樹添表示,泰國對外商有一套完整的租稅獎勵優惠,在泰國已經落地生根的台商企業,最需要的是配合泰國推動產業升級THAILAND 4.0(泰國4.0)計畫,也就是引進更佳的生產流程和技術,以及落實節能減碳的環保趨勢。 台灣青年若想要搭上新南向政策的列車到泰國發展,一名不具名的台商指出,過去到泰國的台商只要擁有技術,就有機會闖出一片天,但現今環境變遷,可能需要加上財力才比較有機會。他建議年輕朋友,初期可以受僱方式進入泰國,學習語言與適應文化,融入泰國社會,再來設法創業,機會還是很多。台灣發展快速的餐飲服務業或電商,在泰國也有不少競爭者,就看如何進入市場取得先機。 在泰國出生的台商二代侯錦斌也有同樣的看法,過去父執輩到泰國發展憑藉技術就行,但如今時空迥異,財力、技術和人才缺一不可,因為包括中國大陸和其他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早已進入這個市場,上一代的企業如果不設法轉型都很難逃脫被淘汰的命運。他建議有志到海外打拚的台灣年輕朋友,必須做好功課,以台灣人的實力,還是很有機會的。 新南向延伸內需市場 放眼印度十三億人口大餅 新南向與從前的南向政策有何不同?政府在一九九○年代曾推動南向政策,如今蔡英文政府再推新南向,納入南亞地區。「只要看看南亞市場最近的經濟爆發力就能理解」,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如是說。 印度市場潛力驚人 新南向納入南亞國家 黃志芳解釋,過去二年,印度平均經濟成長率都到達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八,超過中國大陸與東協國家;此外,印度人口已逾十三億,「比東協十國人口加起來兩倍還多」,且相較於中國大陸人口成長減緩,印度人口紅利持續成長。 黃志芳指出,印度總理莫迪執政後,推出多項改革方案,包括廢大鈔、銷售稅統一(GST)、提高黃金進口稅、修改破產法等措施,要讓印度經濟體制現代化。 看準印度市場潛力,外貿協會針對莫迪提出的Make in India、Green India、Digital India等政策擬定行動策略,由黃志芳親自帶團「叩門大企業」,促成商機及合作機會。黃志芳說,許多業者表示,過去單打獨鬥的方式太過辛苦,不及日本、南韓等國家有系統的由政府或大企業帶頭發展的模式,因此黃志芳認為,「產業聯盟」絕對是未來策略方向之一,外貿協會目前已帶頭組成電動車、智慧城市、彩妝等多種產業的「台灣隊」。 延伸內需市場至東南亞 新南向欲扭轉華人形象 除印度外,黃志芳也沒忽略東協國家,他表示,台商在東南亞已耕耘三十年,該地區目前約有二萬五千家台灣廠商,過去立下的良好基礎有助新業者進入東南亞市場。但他提醒,新南向政策除了目標地區與過去不同,另一政策重點在於開發東協南亞的內需市場,有別於過去鼓勵業者投資轉移至東協國家做代工生產,目前要積極推動的是服務業、精緻農業、水產養殖科技、系統整合技術等,做台灣內需市場的延伸。 台灣內需市場有限,黃志芳舉鼎泰豐為例,鼎泰豐在台分店只有寥寥數家,但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等東協國家,則都能擴及六到十家分店,「這就是標準把東南亞當作內需市場延伸的概念」。 為協助國內中小業者攻掠較陌生的南亞市場,並進一步開發東協內需市場,外貿協會針對各國產業政策,如印尼的「海洋興國」(Power of Marine),泰國的「泰國4.0」、「亞洲糧倉」,菲律賓的「基礎建設年」、「全面汽車復興計畫」(CARS),以及馬來西亞的經濟轉型計畫等,個別擬定策略目標與行動方案;並在印度、緬甸、菲律賓、越南、澳洲、孟加拉六國設立八個海外商務中心,在印度、印尼及馬來西亞三國設立四個台灣商品行銷中心,解決中小企業難以負荷設立辦公據點與當地行銷成本的問題。 而針對業者新南向可能面臨的「排華」困難,黃志芳強調,新南向政策是「以人為本」,不只是單純的產業政策,同時也強調人才培養與民間的交流,有助產生彼此的連結、認識,如此一來,因為歷史因素造成的「排華」,就可能因此消解。外貿協會從去年開始在東協舉辦台灣形象展及許多研討會、海外攬才活動,除促進產業結合,促進東協民眾對台灣的認識也是一大重點,「雙方的瞭解越多,因為誤會引起的排外、排華情況自然會減少」。 去年一到十月,台灣對新南向國家貿易額增加百分之十七點二,對印度增加百分之三十五,而從二○一六年五二○新政府上任後,台灣對新南向國家投資額增加五十億美元,並從新南向國家吸引三點三億美元投資,觀光人數亦飛速成長。黃志芳表示,外貿協會在各新南向國家駐點都回報,過去一年接到國內業者洽詢投資資訊的電話有明顯增加趨勢,顯見政府新南向政策產生帶頭效果。 跨境搶攻東南亞電商藍海 物流金流成挑戰 東南亞上網人口快速成長,電子商務市場也跟著水漲船高,台灣兩大電商業者PChome網路家庭、momo富邦媒早已出手布局,提早卡位瓜分市場大餅。 東南亞網路用戶飆升 台灣電商南向插旗 根據Google和新加坡淡馬錫投資公司在二○一六年五月公布的研究報告,東南亞是全球網路發展最快速的地區,已有二點六億網路用戶,到二○二○年將成長到四點六億,東南亞電商市場規模預估將在十年後達到八百八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二點六十四兆元),為目前的十六倍。 看準東南亞電商潛力,PChome網路家庭與新金寶集團旗下泰國上市公司泰金寶合資成立的C2C(消費者對消費者)電商平台PChome Thai於二○一五年九月試營運,主要提供泰國當地賣家銷售商品給當地消費者。二○一六年十月PChome Thai獲准於泰國經營電子支付業務,成為首家台灣電商網站獲准經營泰國金流代收付業務。 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去年六月在股東會後表示,東南亞電商環境與台灣相似,當地也有台商和華僑,可以透過台灣發展電商的模式開發當地市場。 富邦媒布局東南亞市場的腳步也不慢,於二○一四年六月跨足泰國虛擬購物市場,與泰國TVD Shopping Co., Ltd.合資成立TVD momo,富邦媒占股權約百分之三十五,初期主要經營24小時全時段電視購物頻道,短短不到一年即損益兩平,隨後再拓展到B2C(企業對消費者)網路購物事業。 另外,富邦媒在菲律賓與固定對象洽談已久,主要考量菲律賓人口逾一億,人口紅利不可小覷。不過,富邦媒也發現韓國業者陸續進軍東南亞電視購物市場,包括馬來西亞與菲律賓都有布局,可能會碰到很大的競爭。 事實上,富邦媒去年六月中旬無預警宣布撤銷馬來西亞合資案,因為原本合作對象在籌組經營團隊時遇到瓶頸,富邦媒已重新尋找合作對象。 富邦媒總經理林啟峰於去年七月受訪透露,在馬來西亞重新尋找的合作對象,希望規模不能太小、企業價值理念要與富邦媒相近、要有一定管理能力,也希望能夠處理富邦媒較不擅長的頻道業務。 雖然根據馬來西亞法規,富邦媒可以在合資公司持股超過一半,但林啟峰坦言不喜歡太主導,因為電視購物與網購需要在地化,主導方要派出三十到四十人的團隊,相當不容易,他希望單純做技術移轉就好。 東南亞網購習慣大不同 社群網站成主消費通路 雖然東南亞儼然已成為電商必爭之地,但是支付體系卻相對薄弱。在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國家,約六成到七成人口沒有銀行帳戶,當然也缺乏具規模的線上支付方式。 另一個問題是物流的穩定性與時效性。在台灣常見的二十四小時到貨和超商取貨,不容易複製到東南亞,像是菲律賓、印尼等多島嶼的國家,物流時間就會拉長,還要注意不同國家的關稅政策也不同。 在打入東南亞電商市場之前,業者還得掌握當地消費特性。根據經濟部商業司去年公布的調查,泰國百分之八十九的網路使用者會上社群網站,平均每天花三點五小時接觸社群網站;馬來西亞退貨率高,百分之七十一消費者表示曾後悔購買;至於印尼的網路消費者也偏愛社群,百分之五十的消費者會透過臉書(facebook)購買產品,傳統電商只占百分之二十。 外貿協會去年十月發布的研究指出,台灣電商業者若想成功進入東南亞市場,除了可以聯手進軍,還能透過產學合作培養電商人才,或結盟當地電商平台;當然,最快的切入點是善用社群行銷。 前一篇文章 【新南向深耕搶商機】東南亞強勢崛起(上) 下一篇文章 【新南向深耕搶商機】東南亞強勢崛起(下 )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預言成真現象 是否有理論根據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餘韻悠揚】音樂饗宴 休閒又健康融入大自然 礦石能量療癒身心常保幽默 健康又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