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遍5大洲 吳炫三創作50年 人間社記者李明軒台中報導 |2018.04.05 語音朗讀 27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吳炫三說:「以前沒有的就叫做創作。」 圖╱資料照片 「梵谷也被誤解了兩百年。」藝術家吳炫三創作生涯達五十年,他以藝術家「最終的條件」──不要期待人家同意你的見解,這句話來勉勵後進,「不是大家都會很喜歡你的作品,才是懂得藝術,也有很多人討厭我的作品,但是我不會介意,因為我有權利創作,他們當然也有權利討厭」。圖╱李明軒 吳炫三一九九○年作品〈戴珠髮的少女〉。圖/人間社記者李明軒 「直覺·記憶·原始能量:吳炫三回顧展」,展出他近三百件作品。/人間社記者李明軒 【人間社記者李明軒台中報導】「梵谷也被誤解了兩百年。」藝術家吳炫三創作生涯達五十年,他以藝術家「最終的條件」──不要期待人家同意你的見解,這句話來勉勵後進,「不是大家都會很喜歡你的作品,才是懂得藝術,也有很多人討厭我的作品,但是我不會介意,因為我有權利創作,他們當然也有權利討厭」。吳炫三認為,若能有開闊的心胸,就會成為一個好的藝術家。現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即日起展出「直覺.記憶.原始能量:吳炫三回顧展」,民眾能一覽這位藝術家油畫、木板畫、水墨、素描、陶塑、組合式立體裝置與巨型原木雕刻等近三百件作品,了解他生涯中重要五個時期的代表作。 「我是台灣藝術家,當然希望有一天,自己能代表台灣在世界各地、美術館展出。」吳炫三足跡走遍五大洲,憑著自身的努力與多元文化背景的渲染,讓他獲得國際肯定。他說,剛去西班牙、法國學畫的時候,熱愛在當地的美術館看畫,發現館內的畫大都以歐洲人的作品居多,鮮少見到亞洲人的藝術作品,他當時就期許自己,將來有一天,一個台灣來的藝術家,能夠有很多作品在世界各地、美術館展出。 價值就是創作 否則只是裝潢 吳炫三的作品跨越媒材、時間與國界,以生命中豐沛的熱情與能量投入藝術創作,展中將五十年生涯分為五大時期,分別是色彩處理受到哥雅(Francisco Goya)影響,繪畫呈現東方文化特有性靈美感的「西班牙時期」、繪畫方向受到美國機械文明的刺激,以超寫實手法描繪都會生活的「紐約時期」,兩度進入非洲長期旅行研究,創造出的「非洲陽光時期」、使用翡翠藍的瑰麗色彩及俐落單純的色塊,將畫中巨石人格化的「南太平洋時期」、以及自一九九五年開始的近作「紅黑白時期」,把他多年來走訪世界各地原住民部落所獲得的啟發,透過自創的陰陽符號來表達創作內涵。 「以前沒有的就叫做創作。」吳炫三說,要成為一個好的藝術家,一定要知道藝術的意義在什麼地方?他以萊特兄弟為例,即使他們發明的飛機只飛五十公尺,卻是最有價值的,因為這就是創作(Creation)、就是發明家。藝術界也通用這個道理,從事藝術創作,一定要懂得「價值就是創作」,否則就算畫得很漂亮、很會畫,只能稱做裝潢(Decoration)。 什麼是創作?他說,創作也可以摻雜一點過去的傳統,把它組合在作品裡面,「沒有人表現出來、提出來的理論,你把它提出來,這就是創作」。 第3位華人 獲法國文化騎士勳章 繼朱德群、趙無極之後,吳炫三不僅是第三位獲頒「法國文化騎士勳章」的華人藝術家,也是台灣首位土生土長,受台灣傳統科班教育出來的受贈者。他說:「朱德群、趙無極兩位皆是在中國大陸杭州藝專受教育出來的藝術家,我則是從台灣學校制度教育出來的,這是我跟他們兩位不同的地方。」一個從台灣鄉下來的藝術家,憑著具有自己地方色彩及文化背景的作品而獲頒「法國文騎士勳章」,吳炫三砥礪自己一定要更加努力創作,來回饋台灣這塊土地的人,以及栽培過他的人。 「我的人生實在可以說是傳統、藝術史、博物館和叢林的整合體。」吳炫三表示,此次展出即是他從事藝術創作與生命宇宙的縮影。吳炫三自青年時期,便以狂熱、執著的旺盛創作力嶄露頭角,一九六八年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之前,即推出生涯首次個展,今年適逢投入藝術創作五十年,他的創作生涯足跡遍及全球五大洲,國內外個展近一百五十次。 吳炫三一九四二年出生宜蘭羅東,一九六○年入淡江中學,經陳敬輝啓蒙,師大時期則師承廖繼春、李石樵、馬白水與陳慧坤等台灣美術史上的重要大師,建立紮實的繪畫功夫;一九七一年後又留學西班牙、闖蕩紐約,並在回台後戳力於風格技法的自我粹練,以追求變革作為創作發展的進程,曾被台灣藝壇視為年輕且具無限潛力的「鄉土畫家」。一九七九年後他以縱膽一搏的豪情,探險踏察旅行為鍛鍊,深入自然蠻荒地帶,此後,作品充滿生命能量及強烈爆發力的創作風格,也成為吳炫三最具識別性的個人特色。 前一篇文章 簡訊 下一篇文章 走跳國際 須有自己的文化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童軍 交流整合資源走訪原民部落 啟發紅黑白創作中區佛光寶寶 與佛接心祈福全腦開發 禪修培養專注力2016世界神明聯誼會.12/25佛館登場 豐原樂天宮 佛道凝聚共識新惠中寺奠基 啟動弘法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