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金門訊】金門瓊林蔡氏宗族昨前往太武山軍事管制區祭祖,向五世祖靜山公、清朝水師提督蔡攀龍祖墳掃墓致祭,來自海內近五百名宗親參與,場面熱鬧,掃墓儀式完畢後,蔡氏族人也在現場設席「吃頭」,數百人全都站著吃飯,相當特別。
瓊林原名平林,明熹宗天啟年間御賜里名「瓊林」,在明、清兩代人才輩出,為金門最具人文內涵的傳統聚落,其掃墓儀式更可窺見古風流傳。
金防部明德公園內有蔡氏五世祖蔡靜山、十四祖蔡安所及十九世祖蔡攀龍的墳墓,其中蔡攀龍是嘉慶年間福建水師提督,墳墓被指定為三級古蹟,因祖墳位在軍事要地裡,只有清明節才能祭祖。
蔡氏宗親昨日依循古禮祭祖,由輪值頭家準備祭品、墓紙,「掛紙」後,眾人在耆老與縣議員蔡水游、金湖鎮長蔡西湖、縣環保局長蔡其雍等人帶領下祭拜祖墳。
耆老蔡欽水表示,以前都是鋪草席祭祖,現在改為設案桌,至於為什麼要挑兒童節來祭祖,他表示,是希望孩童都能參與,知道祖先的墳在哪裡,慎終追遠。
祭祖完畢後的「吃頭」,也是一大亮點。蔡氏族人表示,早年族人就地食用祭祀祖先後的牲禮、果品,「席地而食」成為金門清明祭祖的一大特色;近幾年改為「辦桌」,大家站著吃,方便走動,聯繫情誼,場面相當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