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修煉學-- 當父母年邁時,試著換位思考

文/趙安安 |2018.04.04
2206觀看次
字級

文/趙安安

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是當父母親強硬的個性隨著年紀變本加厲,你面對年邁的父母經常做出看似無理取鬧、滑稽可笑的行為時,該如何是好?

有一個做心理輔導的香港朋友,以前和母親的相處並不融洽,兩個個性強勢的人,有如釘子碰釘子,時有衝突。直到她嘗試了心理治療中的一個技巧,叫做「空椅法」,與母親的關係才開始逐漸緩和。

「空椅法」的主要技巧是「自他相換」,也就是由你去扮演母親,體會其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經歷:是什麼樣的磨練,塑造了她現在的強悍?是什麼樣的生活,使她隱藏了母性中溫柔的一面?

透過「空椅法」,這個朋友發現,原來她的母親之所以強勢,是由於以前的生活過於窘困,父親個性又較為軟弱,母親只得扛起所有責任。接著更發現,原來她受到母親性格的影響,也發展成強勢的性格,對待男朋友的方式,儼然就是母親對待家人的那種強硬姿態。

利用「空椅法」的角色代換,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她於是發現,母親無理蠻橫的同時也有可愛嬌憨的一面。而經過這樣的方式,她對母親的態度漸漸有所轉變,母女間的關係也隨之改善。

還有個諮詢的案例是,有一位老太太,丈夫早逝,年輕時不靠任何外援,獨自一人將餐飲店經營得有聲有色,撫養五個女兒成年。然而老太太退休享清福後,女兒們卻因為無法忍受母親的一些小事前來諮詢。

五個女兒圍在年逾七十的老母親身旁,向諮詢師抱怨媽媽如廁完總是不沖馬桶;微妙的是,聽到女兒們的指控,這位老太太非但沒有惱羞成怒,反而露出天真調皮的笑容。原來,對這位老母親而言,過去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如今上了年紀,已無事需要操勞,於是,曾經一肩扛起整個家的媽媽,有了女兒可以當作靠山,偶爾也想當個被照顧的小女孩。

如果你與父母的關係不太融洽、經常有摩擦,可以試著用「空椅法」來換位思考,有助於覺察對方的處境,也能反思自身的不足。而當父母做出滑稽幼稚的舉止時,別輕率責怪與批評,或許,他們是想委婉地表達被子女關注、照護的渴望!

(本文作者為中原/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