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讀過「團結力量大」的譬喻故事,我們也從小就學習互助合作,但似乎沒那麼容易,常覺得自己是「好心給雷打到」。甚至於,常讓人不知到何處伸冤?才能讓人「氣不過」的悶氣獲得一些抒解。有時候能遇到好的主管,會幫我們管管那些只會邀功、耍嘴皮子、撥弄是非而不做事的人;但有時候連主管都是這種人,只等著我們去伺候,甚至會怪我們為什麼還不趕快過去伺候,卻從來不管我們已忙著補缺到不行了,不免令人怨歎「人生所為何來?」
有一天,忙完研習會之後,當下只有一個強烈的感覺「以後再也不要認真辦事了!主管及同事們都令人極度失望。」連老公也說:「哪個拿到鐵飯碗的人會像您一樣『拚命工作』,都是光說不練,才有時間用口水戰淹死人。」想想現在的媒體一打開不都是如此嗎?政客們都忙著用口水戰來吸引媒體報導,或說增加打知名度的機會,根本無暇或說無心用功於真正的民生問題、少子化問題,甚至於關懷全球經濟競爭、暖化加速等的問題,遑論思考這些更深層的因素或是提出建言,好像二○○八年是歷史的終結。
一日,巧遇一位法師,跟她談到這個問題,她談到一個團體的領導中心,也許常會有一堆自許幕僚的人「報喜不報憂」,甚至有些人以打小報告、撥弄是非為其天職而不自覺;而那些腳踏實地工作的人卻「只許成就,不許挫敗」,否則做了九十九件好事,卻抵不過一件可能不可免的挫敗。雖然如此,一定還會有人看到這些腳踏實地的人,並願意支援或一起努力。我才想到「的確如此,只顧生氣,卻忘了向那兩位總是肯幫忙我的同事致謝意。」我想過去「淨化人心」的口號該改了,也許改成強調「淨化人言」的重點,大家才會靜下心來,重新真正用心去關懷群體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