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了協助青年就業,勞動部決定參考日本作法推出「工作卡」,鎖定剛畢業、初次求職的新鮮人,提供職涯輔導、諮詢等服務,再依廠商所需的求才條件,讓青年透過職業訓練補足能力,而這些學經歷將會記錄在工作卡中,有如一份完整版履歷,求職者可透過工作卡直接和廠商媒合,五月起試辦。
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組長陳世昌說,勞動部會每年追蹤剛畢業的新鮮人流向,只要發現沒就業、無任何勞保投保紀錄,且年齡在十五歲至二十九歲,即主動接洽辦理工作卡。
陳世昌指出,工作卡今年試辦,若以去年來說,失業人口有四十三萬人,青年就占二十萬五千人,且其中有百分之四十九是首次找工作,可從這些人裡找出願意參加計畫的青年,從一開始的職涯諮詢,以確認該青年未來發展方向,再針對所需具備的能力來補足,以符合企業用人條件,青年最後可憑工作卡直接求職。
不過工作卡非實體卡片,而是在人力系統記錄個人基本資料、學習紀錄、訓練成效、職涯服務等經歷,求職時不用另做履歷。勞發署說,除了高雄、台中、新竹設有青年職涯發展中心,今年將新增新北、台南據點,五月起就會在上述五據點試辦工作卡。
根據勞動部二○一六年「十五歲至二十九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有百分之五十一受訪者初次尋職曾遭遇困難,主要原因以經歷不足和不知道適合做哪方面工作者最多;另,勞動部「薪資行情及大專生就業導航網站調查」,大專以上畢業生在找首份工作時,有百分之四十六尋職期間超過一個月,甚至有百分之十一超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