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日本政府對於中國大陸倡議的「一帶一路」態度轉為正面看待後,中、日似乎從競爭大於合作走向競合並存。日方看中「一帶一路」經濟圈打造出了物流網,過去一個月內,多家日系企業宣布與中國企業合作發展共同航線,積極開拓中國內陸商機。
一帶一路打造貫穿歐亞大陸中心的運輸通道,可望擴大亞歐運輸需求,並開拓中亞的消費市場。日本企業組成中國日本商會去年成立一帶一路聯絡協議會,共享資訊。去年十二月在東京舉行的日中CEO峰會中,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將對中國大陸倡議的「一帶一路」構想緊密合作。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展現強烈的合作意願,表示「可以大力合作」。
舉例來說,在日本有逾一甲子歷史的伊藤忠商事,其經營領域橫跨石化纖維、電機、食品、通訊、媒體、航太、物流乃至於金融、保險、不動產等,本月中開始,旗下的伊藤忠物流將與中國大陸的武漢中鐵伊通物流、俄羅斯國營鐵路經營的歐洲物流巨頭Gefco合作,取道大陸串連一條連接日歐的輸送帶。
據伊藤忠商事的規畫,日本貨物透過海運送往大連、上海後,透過中國的鐵道運輸,經俄羅斯、白俄羅斯,北走波蘭、南經哈薩克,完成一條運往德國漢堡的通路。時間比過去的空路運輸多了三倍,但成本可降一半,主要將用來運送汽車零組件、電子產品等。
幾乎同時,日本通運則是挑上中國港口龍頭上海國際港務集團(SIPS)合作。日本通運的想法與伊藤忠商事相同,都是要藉此擴大物流網、降低運輸成本。
日本通運將透過SIPS的境內船班、特別是長江航線以及SIPS的大型倉庫,擴大在中國大陸全境的輸送網。從上海走船運將貨送到重慶內陸,約需要兩個星期,比貨車運送時間增加五倍、但成本只需要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