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卿
「大學大不孝!」這是數十年來,每逢不從父母,屢遭母親數落的一句話。不過,這話在幾件重大事件上,經事實考驗後,恐已成大哉問。
生長在重男輕女的農村時代,我國中畢業後,曾到工廠上班短暫時間。那時,枯燥無聊的機器聲,屢屢與我青春夢境,格格不入,於是擅自作主,在隔年聯考前,辭職進補習班,企圖重生。
第二年,師專雖落榜,然機運不同往昔。因貴人相助,終一償求學宿願,特別高中畢業後,一夕成了村裡極少見的「女大學生。」
窮人家出個女大學生,父母人前人後備受讚揚,不得不咬緊牙,辛苦繳完一筆昂貴學費。直到我畢業,工作幾年後執鞭,母親這才喜上眉梢地向人表露:「還好,當年有栽培女兒上大學,不然工作這麼難找……」
一聽此言,我當眾接話,「所以講啊,假如當年我認命,現在就當不了老師了!」好為年少叛逆行徑翻身。
其實,父母一直是老天派來考驗我眼光和勇氣的主考官。年少時為讀書叛逆,長大後再為買房子事情忤逆。
猶記,當年向父母提出在外購屋意圖後,得不到肯定是意料中的,只是老人家的反對理由是「還沒結婚,買什麼房子,買了就別回來!」明的溝不通,只好來暗的。只是在台灣錢淹腳尾年代,高房貸利率也的確讓自己苦熬一段歲月。
然而此舉反讓一位晚婚同仁嘆惋不已,說:「年輕時,假如有你的遠見和自立自強的態度,也不會等到現在結婚,還跟先生在外租房子。」
回首人生幾大抉擇,直叫自己欣慰的,不是當時獲得多少人支持,而是當時不認命,而且通過時間檢驗,證明真都走對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