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開春第一課,博愛國小帶學生了解越南新年的文化,學習說祝賀語及DIY手作越南春捲。圖/魏莨伊
【本報台北訊】一○八課綱將比照閩南語、客語,讓七種東南亞新住民語納入國小本土語言課程選項,北市四所小學從一○六學年度上學期開始先行試辦,其中博愛國小教越語、泰語,都採小班教學,不過,十一位學生僅兩名學生出身自越南媽媽家庭,課程意外吸引台灣小朋友學習第二外語。
新移民在台灣人數已超過五十萬人,語言文化愈來愈多元,七種新住民語包含越南、印尼、柬埔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與緬甸語。目前台北市雨聲、忠義、大理、博愛國小優先試辦新住民語文教學,開設越南語、泰語課提供學生選修。昨日開春第一課,博愛國小帶學生了解越南新年的文化,學習說祝賀語及DIY手作越南春捲。
博愛國小越南語老師丁氏秋表示,目前學校有十一位小朋友上越語課,但只有兩人的媽媽來自越南,十分特別,教學採一、二年級一班,三年級以上一班分別授課,除了教育部編定的課本,也會帶入故事書、手作活動,讓小朋友多學一些單字。
三年級詹宸豪說,他媽媽來自越南,以前回越南,都無法跟親戚講話,學了半年之後已經會打招呼等簡單的溝通;一年級、台灣家庭出身的葉子瑜說,她上越語課是媽媽幫她報名,但她還不太會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