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前夕,金門縣防疫所前種了近三公頃的油菜並建置裝置藝術,頗受好評。圖/資料照片
金沙鎮公所前的裝置藝術被抨擊像墳墓,在大過年「觸霉頭」。圖/蔡家蓁
【本報金門訊】金門繽紛多采,到處都是裝置藝術,但卻評價兩極,像林務所內以風倒木創作的可愛動物,就頗受好評,吸引不少民眾到場打卡搶拍。但也有許多失敗的案例引發批評,像金沙鎮公所前裝置藝術被批像墳墓,甚至遭質疑是藝術還是災難,這可能是設計單位當初所沒想到的。
金門早期有海上公園的美譽,在國軍官兵的認養照護下,處處綠樹成蔭,但隨著國軍精實案,養護樹木的工作移轉到縣府,近年來由林務所與農試所負責這個重責大任。
其中,金門縣林務所負責五鄉鎮重要交通節點的春節裝置藝術,但所設計的作品卻評價不一,二○一六年莫蘭蒂颱風造成金門全島林木損失慘重,縣林務所去年就將風倒木巧手打造,重新再利用,成為吸睛的裝置藝術,同時也成了祈福與新生的象徵,頗受民眾好評。
但今年的設計就引發批評,先前金沙鎮公所前的裝置藝術被批像「墳墓」、東門圓環前的布置像「靈骨塔」,簡直是「觸霉頭」,後來為了順應民意,林務所趕緊將金沙鎮公所前的裝置藝術拆除,才平息了民怨。
為營造公路花園願景,金門縣農試所今年春節前夕在許多重點道路種滿大波斯菊、黃波斯菊、油菜花等景觀花卉,在春節期間繁花盛開,美不勝收,讓人彷彿置身在歐洲,頗受好評。金門縣農試所長李廣榮表示,他們承租環島南路上(靠近養公所)原先的資源回收場,經過改造,變成美麗的公園,大概二點八六公頃的土地上,現在種滿大波斯菊、形成美麗的花海。預計承租三年,會依據季節種植不一樣的花卉。
搶搭熱氣球風潮,他們也在花海上建置熱氣球跟泡泡球等裝置藝術,簡直是可愛破表,成為一處新的打卡景點。此外,防疫所前也種了將近三公頃的油菜,黃澄澄的油菜花與裝置藝術相當吸睛。據了解,這兩塊農田是向農民承租的,至於油菜花海上的馬車丶盪鞦韆等裝置藝術,則是「廢物再利用」將林務所不用的,載回去修補上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