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莊淇銘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
最近有不少單位邀請我演講、提供演講題目。我給「詩詞、文言文與創客」這個題目。有些單位看到後會問:「詩詞及文言文是傳統,創客是最近很夯的新觀念,如何放在一起並列講呢?」我覺得,會有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不盡然了解詩詞、文言文的內涵也不了解創客的精神。
先談「創客」,其原本的英文是「Maker」。其精神就是不要只會背誦,或是只會空想、死讀書。要將所學產生新的想法,並將想法化為實際的產品或方法。比如,當有學生想學日語及韓語,問我是否可以開發好的學習法,我就開發了《一小時學會五十音》及《一小時學會韓語發音—一天學會六十六句韓國話》。
簡單的說,「創客」就是將創新想法轉換為新產品或新方法。
有些人會迷失地認為「新科技產品才是『創作』」,如諾基亞當年開發新手機,或是蘋果開發iPhone。試問,一部狂賣的新電影是不是一群創客開發的?一本暢銷新書是不是創客作者創造的?《西遊記》是不是創作?瓊瑤小說是不是創作?
再者,創客的創作是有時效性的,好的創作時效甚長。諾基亞當年人手一機的盛況已成過去,當年人手一本的《讀者文摘》也成歷史。
有些小說只暢銷一時,但是《紅樓夢》、《西遊記》及《三國演義》卻歷久不衰。
試想,好的詩詞與文言文的作者是不是創客?而且這些好的創作歷數千年而不衰。
這些作者可以說是創客中的創客!如曹植七步成詩的句子:「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因為急智創意,救了自己一命,還流傳千古。
演講時曾問來賓:有一篇文言文,讓數百名優秀人士重獲工作,又間接促進了中國的統一。有來賓回答:〈禮運大同篇〉;但答案是李斯的〈諫逐客書〉。當時秦王聽信大臣建議,認為非秦國人只想幫自己國家來秦國取得利益,因此,將所有非秦國的人逐出。
當這些優秀人才被逐出秦國後,李斯寫了〈諫逐客書〉讓秦王改變心意,將這些被逐出的優秀人才邀回秦國、恢復官職。也由於這些人才為秦國效力,秦國才得以一統天下。
這篇文章的思考、論述及布局,我常在創意中文教學中引用。
再以翻譯創作為例。以下這段英文是一位老師寫給女朋友的詩。「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Sun,Moon and you. Sun for morning ,Moon for night, and you forever!」有人翻成「在這個世上我喜歡三樣東西: 太陽、月亮和妳;太陽是為了白天,月亮是為了夜晚,而妳對我來說是永恆的」;也有人翻譯如下:「浮世三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
這翻譯的創意表達意境,不在原文之下,可說是深邃雋永。
受邀在中山女中家長會演講「詩詞、文言文與創客」,不少家長聽完後,跟我說:假如以前國文課是這種上法,我們一定會很喜歡上課。回家長說:讓學生喜歡上課是我們當老師的責任。這就是為甚麼,只要學校老師找我演講教學方法,都盡量前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