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莊淇銘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
朋友們在討論長照的經費來源不足,問我有甚麼點子可以增加稅收,增加長照經費來源。回問朋友,為甚麼要推動長照?朋友說:由於台灣平均壽命持續攀高到八十一歲,到人生終點前,平均每個人需要七年的他人照顧。
然而,由於少子化,下一代沒有能力如此長久的照顧上一代,政府遂積極推動長照。
跟朋友說:為甚麼以前不需要推長照?朋友回:因為以前壽命沒那麼長啊!再跟朋友說:請思考一下,壽命延長是因為醫學發達,營養充足,所以壽命延長。
既然壽命可以延長,為甚麼不思考身體健康狀況延長?只要將「需要他人照顧」狀況延長到只剩一年或更短時間,那長照所需要的經費自然大幅下降,下一代的壓力自然減輕。朋友拍著頭說:對啊!我怎麼沒想到?
有一位朋友來跟我說,你在研究阿茲海默症。我有一個問題要問你,我父親是局長退休,擔任局長時反應敏捷。然而,退休一年後,記憶力衰退很快。退休第二年,我回家跟他住兩天陪陪他。有一天早上我們要出門,他叫我幫他找襪子,說明明拿出一雙襪子,怎麼另一隻不見了?我接著說:兩隻襪子都穿在同一隻腳上了。這是阿茲海默症的初期症狀之一,重複做一件事情,然後,忘記了剛剛做的事情。
朋友說,你說的沒錯。只是,兩年前還耳聰目明,為甚麼才兩年就出現這樣的問題?跟朋友說,就是我在《第五波》中指出的問題,我們有著工業社會的「退休觀念」。
工業社會平均壽命約七十歲,六十五歲退休,可以安養頤年。也因此,不少人認為退休應該放空一切,讓頭腦好好清靜,好好休息。跟朋友說:要說明這情況,可以參考以下數字:(0.99)**365=0.0255; (0.0255)**2=0.00065。
有朋友問:這數字是甚麼意思?有朋友說:我知道了,每天忘掉百分之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後腦中記憶只剩下零點○二五五,兩年後剩下萬分之六點五。回朋友說:完全正確,這也是阿茲海默症的現象之一,頭腦中的腦細胞在萎縮。躺在床上過久,許多肌肉因為沒運動,自然慢慢萎縮。頭腦久不運動,自然也會逐漸萎縮。這導致失智症及老人痴呆症。也因為開始出現失智症狀後,容易出門忘了回家的路,造成緊張不安,加速身體衰退。失智的人反應變差,容易跌倒,這又造成需要照顧。這些因素造成台灣平均在人生的終點前需要七年的照顧。
朋友們問:那怎麼辦?跟朋友說;從源頭著手啊!從退休要好好「休息」的觀念著手。我提出退休後不該「休息」,應該「修習」。
「修習」的「修」的意涵是「修身養性」,即修健康的身體,養青春的性格。
「習」的意涵是「學習樂活」,意即用LQ(學習智商)學習,充實的樂活。(這四個項目的內容,將在下次專欄說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