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佛人生起步走──談樂活人生 陳璿宇 |2018.02.11 語音朗讀 11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依來法師 陳秋琴居士 蕭碧涼師姑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樂活」是生活的目標,也是生活的選擇。佛光山福慧家園二月四日於藏經樓法寶堂,講座主題「樂佛人生起步走─談樂活人生」。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依來法師主持,中華古今人文協會理事長周學文、國際佛光會檀講師陳秋琴、佛光山功德主蔡素蘭、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南區執行長蕭碧涼與談人,與聽眾分享樂活人生的妙方。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依來法師指出,每個人都希望打拚事業能有快樂的人生,但有人不務正業,也有人熱心公益以行善為樂。選擇過一個「永遠不老的人生」、走出一條快樂的人生,必須自己努力培養因緣福德。人生苦短,把握當下的因緣,有佛法就懂得放下、就會感恩與珍惜,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周學文談及,信仰人間佛教對他的人生影響很大。四十歲以前,他跟一般人一樣打拚事業,三十七歲創立公司,連續三年虧損,直到他的母親一句話:「你的福德因緣不足、福報不夠,公司才不會賺錢。」於是母親帶他到佛光山福山寺當香燈,靠著拜三昧水懺、當義工累積福德因緣,公司轉虧為盈。後來公司遭受大火燒毀,更體會人生無常,經太太淑美的鼓勵,他當國際佛光會北方分會的會長,擔任會長任內公司快速的成長,公司的營利翻倍。他說:「人生如旅,要做個妙喜之旅;人生如戲,要演精采的好戲。」 「健康第一貴,知足第一樂。」陳秋琴表示,年輕時從物質享受快樂,以貪欲心追求快樂,在自私中占有快樂。年輕時結識八對夫妻檔,好朋友相聚唱歌,當時覺得很快樂。但經過一段歲月後,其中有一對夫妻,太太的膝蓋老化,先生的眼睛老花,不方便與好友相聚,也讓她體悟原來「健康第一貴」。她覺得樂活的人生,少欲知足最快樂,人能遠離五欲「財、色、名、食、睡」,從服務奉獻中獲得快樂「學佛、行佛」從信仰中獲得法喜,才是真實的樂活人生。 八十五歲的蔡素蘭已經做阿祖,她談到樂活的秘訣就是「決心、善心、真心、耐心」。原本信仰道教的她,從年少就喜歡拜拜,接觸佛光山後,一生奉行一師一道,得知佛光山興建佛館,她號召親友一同參與;星雲大師一筆字建館義賣,她出價二十萬,請了一幅「無生法忍」,大師當場稱讚她「你很有智慧」。生活落實佛法,她以佛法的智慧,度化大媳婦「由信上帝改信佛陀」,現今祖孫四代都是佛教徒,將人間佛教的信仰傳承,全家人成為最快樂的義工。 「為善最樂。」蕭碧涼談到,年少因閱讀《汪洋中的一條船》深受感動。在國中時期,班上有位身障的同學,她每天到同學家關懷,協助同學上下課、上廁所。她笑說:「我從國中就開始,自己就覺得人生為善最樂。」因為從小愛計較、愛比較、愛睡覺,而在服務中體會「知足常樂」。 蕭碧涼在大慈育幼院服務,有一回大師問她:「我能為您服務甚麼?」大師又說:「好好安住。」大師的一句話,讓她的心安住下來。因為很少回家,不識字的母親每年找人為她算命。到了第十年,算命的對她母親說:「妳女兒的命我算不準,她自己在運轉。」於是母親跑到佛光山找女兒,跟著女兒一起忙,忙得好開心。一九九三年蕭碧涼選在佛光山入道為師姑,她認為「自在樂活的人生,是心中有師父,生命有亮度。」 依來法師總結,人生不計較、不比較,以謙卑、歡喜、分享與人結緣。大眾跟隨星雲大師學佛,奉行一師一道,有人間佛教的信仰,每個人生活能知足安樂,無論是出家或是在家,僧信二眾共同推行人間佛教。 前一篇文章 紅塵禪煙 禪 田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用愛翻轉教育 教師啟發新思惟銅鑼聲波饗宴 淨化身心紓解壓力佛光菁英幹部 研習人生雙贏閱讀的力量義工精進培福 提升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