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從兩年前的維冠大樓到最近的雲門翠堤,國內建築物因為「 軟腳蝦」結構,不耐強震倒塌,造成眾多人命傷亡,成大建築系學者表示,政府在九二一地震中就已發現這個問題,但至今沒有魄力解決,希望能夠在又一棟建物倒掉之後,趁民氣可用,盡快修法強制耐震有問題的建物進行補強,別讓下個悲劇再發生。
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姚昭智昨天召集系上的專家與研究生,自行前往花蓮災區提供專業建議,並蒐集地震相關資料,希望做為中央日後耐震建築標準參考。
對於兩年前南台大震中,台南市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主因是軟腳蝦結構,而兩年後雲門翠堤又發生類似情況,姚昭智表示,國人建築習慣打掉原本有的牆,有些建築在不懂的人亂搞之下,「甚至連柱子都打掉」,讓他看了膽顫心驚。
成大建築系副教授杜怡萱也表示,計畫失敗最主要是民眾擔心自己的房子被檢出耐震有問題,影響房價,大樓也擔心沒有經費可進行後續補強,大家寧可偷偷把可能有問題的房子賣掉,也很難去補強。
杜怡萱表示,從九二一到維冠、再到雲門,二十年來「政府真的沒有很努力解決私有財產問題」,但轉做學校等公有建築,成效相當不錯,不管是南台大地震或是這次的花蓮地震,學校校舍等公有建物問題都不大,但是悠關人命的私有建築物問題真的不能再拖。
她並以「恐怖」來形容這些耐震度不足的建物,表示不只是舊的建物被亂改,把牆打掉,造成結構問題,甚至連新的建築、一旦被亂改,也難保不會在強震中倒掉,「大家不能再事後檢討誰偷工減料,必須在倒之前就先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