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觀園》清代的朝珠和官靴

羅澍 |2007.05.30
582觀看次
字級

「朝珠」,又稱「素珠」,多用雜寶及諸香如珊瑚、翡翠、寶石、象牙、瑪瑙、水晶、金珀、蜜蠟、奇楠香等等穿綴而成;而用產於東北各江上下游的東珠穿綴的朝珠,則僅限皇帝、皇太后和皇后佩戴。

朝珠每盤一○八顆,穿綴時很講究。佩戴朝珠,等級有差。諸王用珊瑚珠,珍珠紀捻;一品大臣許用珊瑚朝珠,但限用五色紀捻;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許用雜寶諸香朝珠,珊瑚、寶石紀捻。

品官佩戴朝珠也有某些特殊的規定。如在六部主事中,因禮部主事經常要參加各項祀典,雖六品亦掛珠。

內務府官員因為經常出入大內,雍正時也特准內務府六品主事掛珠。

「朝靴」也叫「官靴」,多為青緞高腰,方頭,白色厚底(約寸餘),且向內閃,類似於戲曲行頭中的「朝方」。由於袍褂均沒有衣兜,朝靴的靴筒便被官員們普遍用於存放文件、銀票的地方。

另有一種薄底官靴,初用通草做底,取其輕便、吸潮,後來改用布底。大概最初為跑前跑後的軍機處司員所穿,被稱為「軍機跑」。

皇帝所穿之靴,有別於眾。在正式場合著天青緞方靴;巡行則著綠皮(柔細如綢)壓縫尖靴。而且隨行的內廷王公、領侍衛內大臣、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亦皆准用綠皮壓縫尖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