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萬巒訊】外籍傳教士到台灣來,如何才能喝到家鄉口味的咖啡?
屏東縣萬巒鄉萬金聖母聖殿旁的咖啡業者,以曼巴、摩卡、曼特寧、巴西豆等四種咖啡豆研磨後,煮出綜合口味的「傳教士咖啡」,許多外籍傳教士前來只為一解鄉愁。
這家業者不僅推出「傳教士咖啡」,還以美國最風行的猶太人傳統麵包「貝果」組合,推出「傳教士套餐」,也是一樣獲得傳教士青睞。
咖啡店長簡淑瑩昨天說,咖啡是西洋人的生活,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由於咖啡店就在聖母聖殿旁,常有外籍傳教士光顧,簡淑瑩等人決定站在外籍傳教士的立場,想讓老外喝得到家鄉味」,經研發多時後,煮出了「傳教士咖啡」。
混合式的綜合咖啡推出後,她們發現,很符合外國傳教士的口味,甚至有人為她們豎起大拇指,加上老外傳教士到聖母聖殿做彌撒後,齊聚咖啡店時,「好像找到了家鄉的團聚氣氛」。
到聖母聖殿的外籍傳教士,多是西班牙籍神職人員居多,他們習慣說閩南語,卻不會說國語,喝咖啡時,絕不摻奶精、糖,喜歡慢慢飲啜著「原汁原味」。
簡淑瑩說,「傳教士咖啡」當地人也能接受,後來以耶穌塑像「端」著咖啡,「拿」著貝果,推出「套餐」後,一樣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