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規畫自國5至蘇花改路廊,由公路總局四工處交控中心二十四小時監控路況,以便統一發布交通即時訊息。圖╲資料照片
【本報宜蘭訊】將於二月五日通車的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蘇花改)蘇澳至東澳段,全線時速六十公里且為單線道,地方擔憂南北兩入口蘇港路和東澳市區可能是塞車熱點。宜蘭代理縣長陳金德就曾向交通部長賀陳旦建言,進蘇花改恐會像「灌香腸」,造成蘇澳大塞車。
為了化解塞車問題,全台第一套跨單位的「整合式運輸走廊交通管理系統」(ICM)將上路,把分屬四個單位管轄的國道5號、蘇花公路、蘇花改路況訊息,全交由公路總局四工處統一發布,透過高科技引導用路人避開塞車路段。避免大塞車,就看這一招。
雪隧造成的交通壅塞問題困擾大,交通部一再研議要把智慧運輸系統優先用在宜蘭。四工處交控中心主任陳國正表示:「ICM過去僅用於各縣市單一單位,從未跨單位整合,隨蘇花改通車,此次首度整合不同單位,從新北到宜花東,涉及高公局、宜縣府、公路總局和交通部四單位,往後這段路將從地方中抽離,路況全由四工處交控中心統一管轄。」
全線九點七公里的蘇澳至東澳段,雖然比起舊蘇花公路還筆直平順,但初期通車就遇上春節連假,加上用路人嘗鮮心態,前往花東遊客可能從雪隧一路塞到蘇花改,尤以蘇澳首當其衝。
從國5下蘇澳交流道後,公路總局引導用路人去回程分流,去程走台9線至蘇港路,回程則走台2戊線至國道5號;至於速度慢的大貨車和大客車,由於初期還無法使用蘇花改,公路總局引導大車走台2線往舊蘇花入口,將蘇澳地區分成三線,避免雍塞。
陳國正說,除了避免有路況時找不到權責單位,更有助於統一發布交通路況訊息,不會群龍無首,四工處交控中心還有專責警力蘇花改分隊,協助交管。不少經常往來東澳蘇澳的用路人皆表示,若看到塞車資訊跑馬,確實會避開,「寧願晚一點上路,也不願塞路上。」
公路總局副局長許鉦漳表示,現在公路總局在做的是「資訊提供」,一種是行前告知,意即先告訴用路人資訊,讓他們想好再上路,另一種是行駛中的告知,用路人在準備上蘇花改或蘇花公路時,目前車況即時透過CMS電子看板轉達,讓用路人選擇。
「用路人不該是到了才知道塞在這裡,而是要提前分流。」如一知前方塞車,就實施匝道儀控,中間CMS電子看板號誌同步提醒用路人下交流道可以轉走其他道路,到了蘇澳地區則以號誌引導分流,力求簡化達到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