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從德國的政局中看到什麼?

執筆人:劉必榮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2018.01.26
503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劉必榮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德國自去年九月大選以來,歷經好幾個月,新政府依然無法出爐。德國總理梅克爾原先希望耶誕節前能夠組成政府,但是一般並不看好。德國分析家安慰說,組成聯合政府的談判本就曠日廢時,萬一耶誕節前沒談成,拖到今年一月才達成協議也都還算正常。

但如今一月即將結束,新政府依然未見蹤影。所有關心德國政局的人都感到沉悶甚至憂慮。漫長的組閣隔程序,有哪些部分值得我們深思,又有哪些部分讓我們看到長遠的趨勢?

首先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一個政黨的抉擇。

對社民黨而言,最糾結的是要不要跟梅克爾的基民黨合組聯合政府。反對的人認為,過去社民黨與基民黨長時間合組聯合政府,弄到最後社民黨自己的屬性都沒有了。

人們常質疑社民黨:你們和基民黨的差別究竟在哪裡?這樣的質疑,也導致了去年大選社民黨的慘敗。所以選後黨魁舒爾茲立刻宣布,社民黨這次將專心扮演反對黨,不再加入聯合政府。

可是去年十一月,梅克爾試圖與自由民主黨、綠黨共組三黨聯合政府的談判破裂,重新回來邀請老搭檔社民黨共組聯合政府。這讓社民黨陷入糾結與分裂:如果不加入聯合政府,德國極可能要重新大選。

因為德國是歐洲最富強的國家,德國政局若陷入泥淖,整個歐洲都將被焦慮所籠罩,這也不是有責任感的政黨所願見。而且社民黨自己還沒從去年敗選中站起來,再一次選舉只會讓極右派民粹的「德國另類選擇黨」勢力更大,德國將來面臨的問題更多。

可是如果加入聯合政府,國家可能穩定了,但社民黨還是可能像以前一樣,失去自己的屬性與特色,許多理念也將被迫犧牲,這也非社民黨所願見。黨和國家孰重?而要追求的又是什麼樣的國家?這幾乎是所有政黨都會面臨的抉擇。

後來社民黨決定和基民黨談判,達成共組聯合政府的初步協議,並且在一月二十一日黨代表大會上,以五成六的得票驚險通過。

二十二日開始要和基民黨談聯合政府的細節,最還要經過四十五萬黨員投票,過半數同意才算定案。這中間可能還有變數。

在黨內討論時,年輕的黨員代表表示,社民黨幾個基本的招牌政策如全民健保、富人稅等都沒談到,這是談判失敗。

但是資深的國會議員表示,社民黨在教育投資、規範移民的法律、勞資問題等方面都取得了梅克爾方面的讓步,並非全無所獲。他們並且提醒年輕人:別忘了我們去年大選才拿到百分之二十幾的選票啊。意思是提醒年輕人,你什麼都想要,但是有這個實力要到嗎?

德國現在的政治情勢,膨脹了社民黨的談判籌碼,也拉高了青年黨員的開價。這會不會反而給德國政局致命一擊?這是第二個觀察點。

德國政局還可以看到一個趨勢,那就是年輕人的時代來臨。去年退出和梅克爾組聯合政府的自民黨黨魁才三十八歲,現在在社民黨內質疑大老讓步太多的青年領袖,一九八九年才出生。

而若德國政局長期不安,取代梅克爾成為歐洲新領袖的極可能是法國總統馬克宏,他也才剛滿四十歲。年輕的主張,加上方興未艾的左右兩派民粹,體制內外都年輕,這將成歐洲的政治背景畫面。歐洲將因此產生什麼樣的變化,是我們繼續觀察的脈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