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環保團體昨天公布台灣本島縣市二○一四到二○一七年細懸浮微粒(PM2.5)改善情況,年平均值以嘉義市減量最多,南投縣、彰化縣分居二、三名;減幅最多的前三名為台東縣、苗栗縣與彰化縣;減幅最少的高雄市與屏東縣,是唯二改善幅度不足二成的縣市。
「檢驗二○一四到二○一七年手動監測PM2.5年平均值,剛好也能檢視這一屆縣市長執政三年的減量成績。」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指出,嘉義市PM2.5減量最多,從三十四點七μg/m3降到二十六μg/m3。
減幅則以台東縣百分之二十六點一七最多,苗栗縣百分之二十六點二、彰化縣百分之二十六分居二、三;減幅最少的是屏東縣的百分之十二,次少的則是高雄市的百分之十六點八。
若以苗栗作為台灣南北分水嶺,二○一六到二○一七年PM2.5手動監測年均值,南北差距從七點七μg/m3擴大到九點二μg/m3,呈現「一個台灣,兩天空」。
對此,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科長呂澄洋認為,看空汙數據時必須考慮大環境的差異,前年與去年天候狀況比較,前年降雨量比去年多很多,也會影響數據。他表示,環保署將監測資訊充分公開,希望讓社會更了解空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