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各種生理症狀或文明病如失眠、頭痛等也跟著隨之而來,但多數人只要想到必須要到醫院進行放射線、切片等繁瑣又複雜的檢查手續就覺得裹足不前;為此,陽明大學特別結合醫學、生命科學、資訊電子等人才,成功研發出全球首創的「腦神經無害偵側系統」,將有助於改善腦神經檢查的繁瑣過程,讓腦部檢測更便利省時。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所長郭博昭指出,這套由陽明腦科學中心創新開發的「腦神經無害偵側系統」所運用的原理並不難,首先是利用「功能掃描」,使用者只要戴上陽明最新研發的超小型腦波儀,就可以紀錄下大腦中的腦波訊號,接著再將腦波儀寄回醫院或是透過網際網路上傳資訊,就可以讓醫生判讀民眾的腦波資料。偵測過程中不但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民眾甚至不用舟車勞頓上醫院一趟,節省下不少交通時間。
而一旦醫生發現民眾的腦波訊號出現異常現象,就可進一步透過更精密的「線路解析」來偵測,民眾只要前往醫院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再結合陽明大學開發的腦神經線路解析程式,就可以組成大腦的三度空間構造、找出腦部問題所在,幫助醫生藉此「對症下藥」。
陽明大學表示,校方希望透過跨領域人才的整合,協助國內腦部科學的研究可以更上一層樓,提供病患與醫師更正確的醫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