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難免「嫉妒」別人,跟他說一說這個語詞吧!
「嫉妒」讀「ㄐㄧ妒(二聲)」,「妒忌」讀「妒ㄐㄧ(四聲)」,這兩個詞雖然意思一樣,但「嫉」卻不通「忌」。
「嫉」與「妒」都是因他人勝過自己而猜忌懷恨,可以說是一種憎恨別人勝過自己的負面情緒,一般並不採用顛倒過來的「妒嫉」,同樣的,「妒忌」也不通「忌妒」。
因此務必清楚,要嘛用「嫉妒」,要嘛用「妒忌」,不可任意代換!
「嫉妒」雖是發自於內心,卻往往「形之於相」,因此很容易從態度上看得出來,尤其在言行舉止間,更容易讓人察覺出「嫉妒」心理。
舉例來說,有人口頭上說「我不買名牌,不穿名牌」,其實表示他「嫉妒」別人買名牌、穿名牌;也有人說,我「討厭選舉」,我從來「不想出國」,這也表示他看到別人出國,看到別人選舉,「嫉妒」心理已躍然紙上,顯露無遺。
如果一切都能隨喜,一切都能讚嘆,就不會只准自己建高樓,不准別人住洋房,「嫉妒」也就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