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忠義傳家

執筆人:張亞中孫文學校總校長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 |2017.12.21
2175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張亞中孫文學校總校長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

星雲大師送給明年(一百零七年,二○一八年,戊戍年)的春聯一筆字是「忠義傳家」。

大師極有智慧,又特別幽默,將「忠義傳家」做為「狗年」的祝福吉祥字,真是太精采傳神,更發人深省。

佛教有所謂「六度」法門,說明人想要有所成就,必須懂得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以及禪定的功夫,還有般若的智慧。星雲大師也提出現代版的「得度六法」,分別是忠義、誠實、慈悲、正勤、信心、覺悟。其中,「忠義」就是放在第一。

星雲大師曾說:「世間上最可貴的情操,就是忠義,忠於感情、忠於責任、忠於友誼、忠於領導等。對上要忠,對下要有義,人我關係的情義,天地之間的道義,社會人群的仁義,宇宙養我、育我的恩義;我明白忠義、感謝忠義、實踐忠義,忠義是為得度第一法」。

「忠」是「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首。孫中山先生極力推崇「忠」的重要價值,他在《民族主義》講話中就提到,「我們做一件事,總要始終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犧牲亦所不惜,這便是忠。……忠字的好道德還是要保存」。孫中山先生認為做人處事一定要「忠」,強調要「忠於國、忠於民、忠於事」。

中國人重視倫理價值道德,「四維八德」是國家安定、社會祥和的基礎。管仲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彰,國乃滅亡」。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尚「義」,孟子見梁惠王,王問孟子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因此,自古有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急公好義、見義勇為、居仁由義、深明大義、義無反顧、仗義直言等等,都為人稱道。「義」,成為中華文化的基本思想。

像我們中國人過去有義莊、義井、義橋、義田、義校、義塚等等,甚至做義人如:義士、義消、義警,乃至現在也有為公益而義賣、義唱、義賽等等;這許多事業、義行、義舉,都為人間社會留下許多美好的意義與佳話。因此星雲大師主張稱「義工」,而非「志工」。我們固然要倡導立志,但是更應該提倡行義的價值。只有社會有情有義,社會才能祥和,道德才能重整。

星雲大師一生忠於國家、忠於朋友、忠於佛教,從來沒有一絲動搖;星雲大師一生有情有義,行義護義、無數眾生受其大愛恩澤。大師一生就是忠義的典範。

今日台灣不少政客不知忠義為何物,見利忘義,為了個人或政黨狹隘的意識形態,不惜玩弄憲法,曲解法律,對人民、國家、憲法毫無忠誠而言,以致近年來社會普遍不安。當一個社會各處都不強調忠義時,就會開始崩解。

送走雞年,迎來狗年。狗輩雖然不是人類,但其忠義精神一向為人所樂道。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忠義精神上,有許多人卻是人不如狗,狗反而可以做人類的老師。

星雲大師以「忠義傳家」做為狗年的春聯,的確值得我們深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第一省就是「為人謀而不忠乎?」第二句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此處的「信」,既是忠,也是義。忠信與忠義是一體的兩面。

希望與大家共同勉勵,在未來的一年,我們不僅是「忠義傳家」,也要「忠義報國」,更要「忠義為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