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美霞
「對!對!手擺動大一點,才能讓台下觀眾看清楚妳要表達的情境!」
上一次,我參加了一項公益團體的舞台劇演出,雖然之前已跟其他團員排演了許多次,但為了精益求精,在正式演出的前夕,我仍然請老公幫我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他很認真地端詳了一會,提出他的建言:「記得把妳這隻白鷺鷥的翅膀,用力張開擺動起來!」我疑惑地說:「我不是已經把翅膀張開了嗎?」他笑了:「如果妳只是張開翅膀卻沒有揮舞,台下的觀眾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什麼呀!」原來,他是要提醒我,台下有許多觀眾,坐得近的當然看得清楚,但坐得比較遠的,其實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
這,就是我家的最佳導演。
除了我會請老公「導戲」外,他也常常主動指導孩子們一些上台時應該注意的動作、表情與聲調。像前幾年小女兒代表學校參加演講比賽,賽前一整個月,他要女兒每天在他面前排練。
首先,他會詳細講解演講時需掌握的技巧,而後在女兒演練時,專注地看著她的每一個動作、手勢與表情;接著先是掌聲鼓勵,再指出哪些語詞的聲調中沒有抑、揚、頓、挫,或是哪裡的手勢沒有配合講稿內容……最後,他再自己實際演練一遍,讓女兒能完全抓住箇中訣竅。
結果,小女兒果然獲得了第一名,還代表全縣參加全國大賽呢!老公真不愧是我家的最佳導演,我還開玩笑跟他說:「你去當電影的導演,說不定能抱回一座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喔!」